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我看过不少企业
都是在公司业务越来越好的时候分家的
股权看似是静态的
而业务肯定是动态的业务形态发生改变以后
股权应该如何变化呢?
一、
股权是股东间的“平衡”智慧
前几天有个医美的朋友让我讲讲股权的动态平衡,但其实讲复杂的东西之前,我更希望让大家了解一下选合伙人的重要意义。
其实股权是整个公司经营过程中最深度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和其他员工的关系。因为,股东投入公司前的财产所有权,是他自己可以直接行使权利的;而股东将财产投入公司以后,股东的财产所有权则要通过公司的董事会,才能间接地使用行使权。
所以股权既包含自益权,又包含共益权。形象地说,自益权主要与 “钱”有关,其益权主要与“权”有关,自益权旨在保护股东的近期利益,而共益权旨在保护股东的长期利益。
所以,你明白了吗,股东与股东建立股权关系,不仅是以“钱”为纽带,更需要具有长期合作的“情感”基础,这种情感以社会属性为基础,还包括目标诉求的一致性,进而包含合作过程中彼此信赖等要素。
创业期,再完美的顶层设计,也会受到意外的冲击,所以决策和执行是常态下混合的。这个阶段的公司,很多都是死在集体讨论上的,所以我更喜欢“一言堂”。
扩张期和成熟期,因为商业模式和最初可能会有变化,所以股权结构和股东贡献可能会严重不匹配,那么股东战争就会形成。就好像夫妻吵架一样,无法彼此包容和理解,最终就只有离婚了。
二、
股权的内核是“人性”
创业的人,都是边创业边探索未来的谜底。在这个探索中,人性贪嗔痴的展现就特别明显。
比如,两个人合伙做生意,最开始大家也分好了股份,但是到某一个阶段其中一个人付出较多时,手上的股份可能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这个时候另一方感受到了这种情绪,却并不肯调整股份,往往内部矛盾就被激化了。
特别是多人合伙型的公司,就符合我以前说的“篮球场理论”:你比他强那么一些,他觉得你也就强那么一点,不会服你;但如果你是碾压性地强过他,他要么就崇拜并跟随你,那么压根就不跟你玩。合伙人之间的水平、条件、贡献,其实就是决定这么个心理。
时间是创业路上最昂费的成本,决策太慢很容易拖垮一家公司。人性中的“锚定效应”告诉我们,人在做出判断时,很容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初次股权分配往往就是“锚”。一旦股权结构凝固,后期再进行调整的难度极高,继而股权结构失衡触发了股东心态失衡。
所以,其实真的要解决“动态股权”的方式也十分简单:在第一次分配股权、搭建股权架构的时候就计划好。有人会说,你说得容易,我们要能预知到未来能发生什么,那不是神仙?还用创业?
那你知道一个空间站需要建设多少年吗?需要多少人的不同思想吗?明白了吧,我把这个叫做留有“接口”。未来是不可知的,但是你自己创业的赛道“接口空间”在哪还是容易洞察到的。如果“口子”都留不住,你们也不适合创业。
三、如何给公司的未来做计划?
首先,正如我上一期说的,要高度重视公司章程这个东西。因为公司章程里面可以规定,在某种情况下,股权的处理方式。比如,股东离职、退休、死亡的情况下,股东的股权需被强制回收。以此来建立法律依据。
在我国,公司是不能自己持有自己的股权的,所以有未兑现股权和股东退出的时候,要么其他股东回购,要么就公司进行减资。当然,你也可以引进财务投资人(VC/PE),激励高管等。不过这里面最困难的就是回购价格和程序的问题。
有些情况就会比较特殊,比如有限公司改为股份制的时候,这也是为对接资本市场做准备。你原有公司章程约定的事项可能就要失灵,就需要重新设定。
股权可以换取资源、资金、人才,所以不同的经营周期,股权的使用方式也会做调整,也就是最开始那位朋友所说到的“动态股权”了。比如,刚创业的公司就不适合股份制,因为这个时候就需要几个合伙人团结一致,干出业绩。
说白了,你们提前要商量好各种情况,如果后续发现了可能会出现的新情况,也要及时做讨论,进行修改。不要等到出现了再去讨论,往往这个时候会因为利益的问题,让人不太“理性”。
当然,所有的一切最好基于书面文字。章程、协议,甚至会议纪要。说到这,你现在明白了吧,你讨厌大企业内部文件繁杂,但是大企业活得“大”和“久”还是有原因的。
终章、分股最需要实战经验
分股的技术是商业模式,是财务模型,是估值,是管理。而分股的艺术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人性。可往往说起来简单的,做起来就特别需要实战经验。
回看历史,一起共同创业的人,很多都逃不过四个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真正聪明的企业家不仅能认识到股权分配的重要,更能及时调整股权架构。
今天的视频来自知创图谱的制作
今日话题:
【说说你公司里的一些“人性”】
《创业过程中的股权避雷针》
《新能源汽车营销之路》
《企业分股不分权的设计》
《赚钱的秘诀》
《持股比例的核心意义》
传(zhuǎn)承(fā)中(shì)华(zuì)
文(hǎo)明(de)之(zhī)美(c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