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盐,一种神奇而美丽的晶体。
它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储存食材的法宝。千百年来,人类不仅食用盐,更用盐腌制得来不易的食材,以此延续生活之味。哪怕是保鲜技术全面普及的今日,盐依旧坚守着本分,塑造并留存万千滋味。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几天,全国各地出现了“抢盐潮”。
作为地理人, 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囤盐呢?
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根本无须抢盐。
#01
海盐、井盐、湖盐、岩盐的区别
根据采集地的不同,盐可以分成很多类型。比如用海水晒制而成的海盐、从盐湖中采集的湖盐等。
中国各地的部分主要盐场。制图/Monk、孙璐
①海盐
中国沿海地区从事海盐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早在炎帝神农时代,宿沙氏就开始“煮海为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古者夙沙初鬻海盐。”夙沙即宿沙,一说是黄帝臣,一说为炎帝时诸侯,住今山东渤海莱州湾一带。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了仰韶文化时期“煮海为盐”的生产器具(陶质煮海器具)。
21世纪初,中国海盐盐产量约为2000万吨,是世界上海盐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按其区域分北方海盐区和南方海盐区,北方海盐区包括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以山东、河北等地为主要产区;南方海盐区包括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台湾等地,以福建、浙江等地为主要产区。
②井盐
井盐,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制成的盐就叫井盐。井盐,有井才有盐。不同于蕴含于水中的海盐和湖盐,井盐埋在地下,要开采井盐,首先要钻井。(陶质煮海器具)。
自贡是四川省著名的井盐生产地,凿井取卤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汉时期开始产盐,已有两千多年的井盐开采历史。“自贡”的城市名,便来源于两口上贡朝廷的盐井“自流井”和“大公井”。
自贡盐矿储量丰富,还能开采至少两千年。图/视觉中国
③湖盐
湖盐一般指青盐。青盐,是卤化物类石盐族湖盐结晶体,是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和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
就拿国内最大的盐湖青海察尔汗盐湖来说吧,探明盐类储量600亿吨,这是啥概念呢?
根据最新统计,国内人口超过14亿,那么600亿吨÷14亿=42.86吨,即每人能分85714斤。
这么说吧,今天开始,全国人民每人每天吃2斤6两盐,也要吃100年,才能把这些盐吃完!
那要是按正常消耗速度,能吃多久呢?很多营养专家、医生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应该超过6克,咱家里有盐,多吃点,一天算10克。
全国14亿人,每天需要的就是140亿克,换算下来就是1400万千克、1.4万吨,那么整个查尔汗盐湖600亿吨盐储量够全国人民吃天,也就是11741年!就算全世界人民一起吃,也要吃2300多年!
④岩盐
指在地下或山洞内开采的食盐,矿物组成与海盐不同。岩盐形成的年份往往有几百万年之久,又深藏于地底,使其拥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
喜马拉雅山岩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采自巴基斯坦的凯沃拉()盐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纯净、最天然的矿物盐之一。颜色从纯白到粉红色,乃至深红色、黑色的都有。
岩盐的咸味比海盐低,但矿物味和土壤味会更重,其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某个温度,除了常见的研磨盐外,还可以用来撒在冰激凌上,或者用来烹饪鱼肉蔬菜。
喜马拉雅粉色盐盐。图/视觉中国
#02
有关“盐”的知识
①三大盐场形成条件:
②盐场的选择:
③我国东部季风区盐资源丰富的原因
④西北地区柴达木盆地盐资源丰富的原因
⑤盐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
⑥【拓展】盐粒的来源
⑦【拓展】西北地区盐中的杂质来源
#03
有关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地理问题
①核污水和核废水有什么不同?
核废水是指来自核电站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废水,不会接触到核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因此具有较低的放射性水平。核电站产生的废水通常包含废水系统中的处理废水,以及系统停机后需要排放的废水。
而核污水是指在核能事故中直接接触反应堆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具有高度的放射性。福岛核电站事故中的核污水是指被泄漏,从而与被污染过的地下水、雨水、海水等混合后形成的水。
福岛是将核污水收集起来处理成核废水再进行排放。
②核污水排放后,受害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答案是美国,因为福岛正处于北太平洋暖流的路径上,北太平洋暖流将会携带大量的核污染物到达美国西海岸,使得美国西海岸成为核污染物密度最大的地区。
③我国距离日本较近,但是高密度核污染物对我国影响反而是较小的?
①我国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且有太平洋岛链的阻挡,能够阻挡大规模海水运动带来的大量核污染物。
②我国沿海大多数地区不处在全球主要洋流流经区域,因此受影响较小。
④如何处理氚水?
最初有五个方案:
经日本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审议后,最终采纳了第二种方法,即排放入海。
⑤氚的半衰期是12年,为什么不存够12年再排放?
日本岛国、面积小,能建储蓄罐的空间有限,每年新增核废水5~6万吨;
日本本身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再发生地震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届时泄露的就是未经处理的核污水!
#04
高考真题
(2021·全国·高考真题)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 B.时段性增加
C.时段性减少 D.不发生变化
3.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A.火力发电技术 B.光伏发电技术
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
【答案】1.B2.C3.D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当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时,光伏发电量为0,说明此时为黑夜;读图可知,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的时段为格林尼治时间大约19点到凌晨3点多,远小于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德国位于北半球,B正确;3月和9月昼夜大致等长,12月昼长远小于夜长,ACD错误。故选B。第2题,读图观察“光伏发电量增加200%时电力净需求量预测曲线”,与电力净需求量曲线对比可看出,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在大约3点多到18点减少,其余时段没有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3题,根据公式,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要降低夜间电力净需求量,需要增加光伏发电量;而光伏发电在白天进行,夜间要使用必须提高电能的储存量,就要提高电能储存技术,B错误,D正确;火力发电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与此无关,AC错误。故选D。
【点睛】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与常规能源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于: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缺点:
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
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相对于火力发电,发电机会成本高。
④光伏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
(2011·江苏·高考真题)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5.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B.东北
C.西北D.东南
【答案】4.D5.B
【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深度增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5题,日本附近有日本暖流,其流向是向东北,所以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向东北扩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014·海南·高考真题)某年3月P地(如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7.P 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答案】6.C7.A
【解析】第6题,根据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题干描述P地日本位于日本东部沿海。根据洋流分布规律,日本东部有自西南向东北流的日本暖流经过,会把P地泄漏的核物质顺着洋流带到丙地,因此C正确;甲乙位于日本东南和西南部海域,不会受到污染;而丁受南下的千岛寒流影响,P地污染不会到达此地。故选C。第7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板块挤压处,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