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一、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
我认为,没有糟糕的问题,只有糟糕的提问者。
大部分情况下,提问应该像鱼钩,抛出去之后要有收获。这种收获或者是关于企业的信息,或者是关于创业者的信息。
好的提问者,会清晰的知道自己问题的目的是什么,不断循着问题去追问,直到获得想要的结果。
而糟糕的提问者,往往跟着感觉走,想到什么问什么。最终获取的信息是散点式的,凌乱的,不成体系的。
类似竞争优势和风险这类开放式问题,我也经常用来做为引发创业者表达的引子,但是你得确切的知道想要的答案是什么,并且引导创业者去陈述你想要了解的内容。
举个例子,投资人提问:公司的主要面临的风险是什么?
创业者:我们面临的风险有如下:第一,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国际形势不确定、经济增速下滑……(这类就属于跑题型的回答,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风险显然不是访谈想要了解的内容)
投资人:能否说下业务方面的风险。(引导到具体的领域中)
创业者:整体市场环境在变化,客户的需求在变化,我们在努力适应这种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确定性……(这种就属于废话型的回答,说了等于没说,投资人需要进一步引导控场)
投资人:关于A业务,下游的客户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在今年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客户的采购需求是否会下降,是否会影响到公司收入的增长?(这才是投资人真正需要了解的问题,一切跟业务、跟成长性挂钩)
创业者回答1:我们对今年的市场很有信心,政府客户对这部分采购是会有预算保障的,XX领导跟我们说过,今年的采购会增长……(这是糟糕的回答,没有实质性内容,没有解决投资人的疑问)
创业者回答2:我让市场部的同事做了今天的销售预测,目前在手订单XX万元,中标待签的合同金额XX万元,意向采购订单XX万元。政府客户的预算确实有不确定性,但是针对XX项目等几个大合同我们都已经实施完毕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购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应对,我们也在积极开拓XX行业,目前已经拿下XX标杆客户,金额XX万元,预计XX实施。……(这才是好的回答。)
对于投资人而言,你要先知道什么是"好回答",才能判断创业者的回答的好坏。
二、怎么提问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很简单,可以概括为“有备而来"+"投资方法论”
第一,有备而来。
很多时候,有价值的问题是要有准备才能问出来的,比如,如果你对SaaS行业一无所知,那应该先去做SaaS行业的研究之后再来访谈企业。很多时候,"照本宣科"问题都是缺乏准备下的"没话找话"的结果。
举个例子,投资人提问: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
创业者回答:我们这个细分领域中没有其他竞争对手。
糟糕的投资人:哦,好的(信以为真,说明没有准备)
正确的做法是:
投资人:A公司的业务跟贵司是否类似呢?(投资人应该有备而来)
创业者:A是大公司,这类业务他们不重视,不会对我们构成竞争。(没有透露有价值的信息,说明创业者可能对行业不甚了解)
投资人:B公司规模不大,它的业务跟贵司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呢?(投资人进一步核实)
创业者:我们的业务主要聚焦在XX区域/我们的客户主要是XX行业/我们的产品主要是XX类型……目前没有其他公司,所以,其他企业对我们不构成竞争(开始只聊自己了,基本可以印证创业者对行业的情况不甚了解,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创业者是需要眼界与格局的,而对于行业的认知深度就是最好的体现)
很多情况下,我们不一定要求创业者给一个满意的回答。创业者的糟糕回答,同样也是我们需要的答案。这是尽调对于人的判断方法之一(比如,是否有格局,是否够坦诚……)。
第二,投资方法论。
这个对投资人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虽然有些投资人也做了准备,但是问题往往与投资尽调这一目标相差万里。
有些投资人会跟创始人聊产品的技术细节聊1小时,初次拜访的访谈时间平均一共就在1.5小时左右。你聊了半天技术细节,那业务是什么?产品有哪些?财务状况怎么样?行业格局如何?……这些内容就统统没有时间聊了。那回去以后如何跟团队分享?如何判断项目是否能推进呢?
所以,访谈不是聊天,不能只挑你擅长或者喜欢的内容聊。你要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如果你不知道你投资决策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你就没有重点核查的目标,也就无法有针对性的提问。
在我的体系中,大体上讲,沿着成长性的主线去提问,将企业的业务增长逻辑的每个环节细化描述出来,这就是方法论的逻辑。
财务成长性-业务成长性-不同业务的成长性-客户销售情况-项目/产品的销售情况、成本、毛利-费用(人员、研发)-资金(融资)……
往期高赞内容:
小戚做投资:【投资笔记】VC尽调如何整理资料?小戚做投资:【投资笔记】VC投资问答攻守道小戚做投资:【投资笔记】VC的财务尽调报告怎么写?小戚做投资:【投资笔记】VC财务尽调报告怎么写?——案例分析2(正面教材)小戚做投资:【投资笔记】VC财务尽调报告怎么写?——案例分析小戚做投资:【投资笔记】VC如何做业务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