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日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了关于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日本排放ALPS处理水的方法和活动符合相关的国际安全标准”,排放后“对人类和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日本方面对此报告大为赞赏。
外界普遍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此时主动发布这样一个利好日本核废水排海的报告,是为了实现“最后的监管核准”,以配合日本今年夏季实施的核废水排放计划。这一行为无疑是在为日本政府“背书”。
▲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格罗西(左)7月4日访问东京,并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交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福岛核电站废水排放的报告。
对国际原子能机构这份报告的权威性,科学界存在分歧。多国原子能专家认为这一报告既未能充分反映所有专家意见,相关结论也存在明显局限性和片面性,“在实验室中得出的理想数据与现实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真实效果能否等同,还得画上一个问号”。
况且,在核废水安全管理问题上,日本方面历来存在令人难以放心的“信任赤字”。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记录,2011年,日本核事故发生后的第二个月,日本方面就曾向太平洋中排放了上万吨核废水,其中“放射性碘-131超标100倍”。其后,日本方面还至少涉嫌5起核废水外泄事故。
日本并非没有其他更妥善的选择,日本政府曾做了5种不同处理方案,但它最终选择了最省钱最省事的一种,就是把核污染水排到海里。
在此情形下,科学界以及环太平洋周边各国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日本核废水质检合格”的结论提出公开质疑并不让人意外。
面对质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发声表示,有关“排海计划”是日本政府的“国家决定”,“这份报告既不是对这一政策的推荐,也不是背书”,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在排放期间和之后继续进行公正、独立和客观的安全审查” ,但是否允许其他方参与监督只能由日本政府决定。舆论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这种“首鼠两端”的补充表态无疑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以免后期此事造成生态灾难时,自己要负“连带责任”。
根据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由于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排放后的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太平洋周边区域各国对日本核污水排海一事的担忧、反对、质疑之声就从来没有断过。
今年1月,曾因美国核武器试验而遭受核污染影响的18个太平洋岛国就发表了联合声明,敦促日本“将核污水存储或倾倒在自己的国土上,而不是排放到太平洋中”。
今年6月,时任斐济代总理卡米卡米加就曾诘问,“有一个不得不问的问题,如果经过ALPS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如此安全,那日本为何不将其再利用?比如用在日本本国的制造业和农业生产中?”
有研究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在国际互联网上,仅有7%的意见支持日本政府排放福岛核污水,日本及美国的民众多数也严重反对日本政府的做法。不少美西方国家民众在各路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日本排污行为的不满。
但美西方媒体却极力使这种声音边缘化,更多地关注重点集中在中国的反对声音上,认为中国的反对是在进行所谓的“地缘政治角力”。美国之音甚至在一个事实核查视频中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事的表态打上“错误”的标签,并拟标题称“中国对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方案的批评并不公正”。
核污染水排海过程将持续30年乃至更久,且其在后续长期运行过程中,还会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国际社会有充分理由表达担忧和不满。这明明是一个事关人类未来的科学问题,可在一些西方媒体口中,却变成了所谓的中国固执地在进行“地缘政治角力”。
这已经不是美西方第一次玩“双标”。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美西方国家对中国提出种种质疑,指责中国在环保立法和政策上不力,反复从各种角度对中国环境的政策与排放状况提出批评。但美国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占比约15%,人均碳排放居高不下,同时还是全球累积航空碳排放最多的国家。
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美西方常拿中国说事,但实际上美国是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贩运的最大目的国和消费国之一,更是许多濒危野生动植物最大的贩运目的国。
在废物管理方面,美西方国家出于解决自身垃圾出口的需要,多次无理指责和攻击中国禁止“洋垃圾”来华,蛮横要求中方撤销禁令。但仅美国一国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垃圾制造国,塑料垃圾总量还在连年增加……这无不体现出明显的双重标准。
▲ 图源/共青团中央
所以,对美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来说,环境问题更像一种政治工具,表现出选择性使用的态度。这无不暴露出其环境主张背后真正的政治动机,也让人质疑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可能。
环境问题本应超越政治考量,需要各国携手共同面对。对福岛核废水的处理不仅关乎日本,其影响将远超国界,影响全人类的未来。一些国家不应该将其当作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工具。在这一攸关全世界的环境和安全问题上,应当摒弃地缘政治方面的猜疑和博弈,以严谨科学态度,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