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提升小微企业的授信规模一方面可以提高监管部门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央行的支小再贷款政策降低资金成本。然而,尽管多家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均做了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但规模和风险很难同时突破。近年来,随着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尤其是智能化风控与原有微贷模式的结合,使得快速规模化和资产质量可控成为可能。本文介绍金融科技支持下三种主要的微贷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一、 三种主要的微贷模式(一)IPC模式
德国邮储银行是 IPC 模式的创立者,重视实地调查和信息验证是该模式的重要特征。2005年,为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世界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引进 IPC 技术,并在以农商行为主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应用,尤其在台州银行、常熟农商银行和泰隆银行比较成功。
IPC 模式的原理:基于单户分析技术还原小微企业真实的财务报表,并通过合理设计贷款产品要素,有效降低资金时间错配造成的逾期风险。主要通过调查走访、信息交叉验证等手段验证借款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其关键因素包括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借款人的偿债意愿,以及银行内部信贷人员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IPC对流程的环节逻辑关系都有针对性的设计,对人员、制度和流程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些都是通过严格的信贷人才挑选、培训和内部管理来达成的。IPC 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不是根据客户资产价值评估决定是否放贷,而是把风险控制的侧重点放在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以及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现金流。
IPC 微贷模式的运作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框架,四大理论,三大工具以及五大体系。
四大框架指的是以客户的个人“软信息”和财务“硬信息”为信贷依据,以IPC 核心技术“交叉检验”为判断方法,以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为贷款审核的角色依据,依托信贷员频繁联系老客户的关系型借贷类型。
四大理念是指以实地调查为原则交叉检验贷款调查技术,基于现金流的真实财务数据分析技术,高效、快速的审批决策机制以及分期还款的还款机制,以信贷经理为核心的闭环式风险控制技术。
三大工具是指以时间轴为工具记录贷款客户的经营历史,以“输入-本企业-输出”为关系图描述客户的主要业务流程,分析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通过财务上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工具分析贷款客户是否有偿还能力。
五大体系则包括核心的交叉检验体系、包含市场营销、贷款申请、信贷分析、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款回收六个环节的贷款分析体系、层层考核的信贷经理激励体系、信贷经理淘汰制的培训体系以及垂直式的组织运行。
(二)信贷工厂模式
“信贷工厂”是指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小贷公司等企业像工厂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对信贷进行批量处理,旨在解决小微金融成本和风险控制两难的困境。该模式最早由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 )推出,对小微信贷进行流程化改造。“信贷工厂”是借用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思路,将贷款业务以集中化和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从获客、业务办理、授信审批到贷款的发放和贷款回收的全流程整合到系统平台,贷前、贷中和贷后全流程被分割成若干个节点,每个节点都由专人负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信贷工厂将以客户为中心、大规模放贷和低成本运行优势发挥到空前的水平,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客户在融资方面“短、频、急”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它的组成包括上游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下游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监管机构。简单来说,核心企业与上游企业产生交易存在预付类、存货类账目,而与下游中小企业存在应收类账目,彼此之间都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上下游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提出融资申请,由核心企业进行审核及担保,由第三方监管机构或核心企业来进行监督减少贷款风险,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来缓解上、中、下游三方的资金压力以及融资困难的问题。
从核心企业的角度来说,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与上下游企业成员密不可分,供应链金融体系可以帮助其上下游小企业盘活资金,提升整体效益,同时也能加快自身的资金流转速度,实现双赢目标;而从银行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既为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的利润增长、客户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提升自身品牌效应的目标。
二、IPC模式、信贷工厂模式与供应链金融的比较(一)IPC 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IPC 技术模式的优点:客户经理参与跟踪每笔业务的全流程,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和家庭情况比较熟悉,通常专户管理较好的客户经理可以和客户形成信赖关系,有助于贷后管理和续贷办理,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欺诈风险。
IPC 技术模式的缺点:对单个客户进行调查和分析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很难规模化,对信贷人员的个人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要求都很高。该技术本身是成立的,但是随着客户经理队伍的壮大,该技术通过一代代传承,可能会出现逐步失 实的情况,从而降低有效性。并且,单笔从申请、调查到审批周期较长,通常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不利于快速规模化。
(二)信贷工厂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信贷工厂模式的优点:将流程节点切割成最小的单元,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是高度专业和独立的,责任可以追究到个人。高度细分的分工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便于规模化和控制成本。
信贷工厂模式的缺点:试错成本和试错周期较长,搭建信贷业务平台、借款人评分卡模型的开发,以及专业化分工的人才队伍需要过亿的投资。由于分工很细,岗位设置过程中会对人员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规模的业务量支撑才能凸显该模 式的优势,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三)供应链金融的优点和缺点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点:充分结合互联网科技,实现业务办理全流程在线操作,包括在线签署协议,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在线放款、在线还款、在线查询和在线对账等,减少企业办理中因为物理距离所导致的麻烦,简化企业业务申请与办理的手续,做到了最大话的便利于企业。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缺点:引进核心企业存在挑战,网络安全和风险控制要求高,需要完善的系统建设,需要银行有足够的科技人才。
图1 IPC模式、信贷工厂模式与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优劣比较
引入门槛低
人均产出高
扩张能力强
控制不良能力强
系统建设投入低
IPC模式
☆☆☆
☆
☆
☆☆☆
☆☆☆
信贷工厂模式
☆
☆☆
☆☆☆
☆☆
☆
供应链金融模式
☆☆
☆☆☆
☆☆
☆☆☆
☆☆
三、国内银行应用案例(一)常熟农商银行结合金融科技的IPC模式
常熟农商银行的小微业务起步于2008年,通过引入IPC技术,并结合金融科技进行本土化改造,逐步成长为微贷领域的专业银行。常熟银行的业务模式归纳起来有五大特点:
1、高强度地面营销
小额贷款主要使用直接营销的方式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信贷员必须积极主动地面对潜在的客户,介绍适应他们业务的小额贷款产品。主要方法包括扫街、网点广告、机构推荐、客户带客户及群发短信,电视、电台、报纸宣传等方式。
2、全方位的贷后管理
风险控制是从头至尾的一个完整工程,贷后的管理对风险控制至为重要。常熟农商银行的贷后管理主要由客户经理执行,主要内容包括资金跟踪、收集财务报表、银行流水资料收集及现场检查等。同时中后台部门通过远程预警和监控协助客户经理进行贷后管理。
3、科技手段提高产能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产能。一方面,业务拓展实现移动化,客户经理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门展业,在不增加营业网点的前提下,实现扩大业务覆盖的范围和服务半径。另一方面,将业务流程搬到线上,让客户经理由更多时间和客户沟通,开展现场调查。最后,在业务管理智能化上,通过客户画像来辅助精准营销,引进第三方数据返沪沟通,优化数据基地,组建统计数据资产部,投产新一代核心系统。
4、标准化、模型化的人员招聘模式
微贷技术的能否顺利实践,关键是挑选符合微贷业务特点的信贷员。常熟农商银行以一把尺子挑选信贷员,提高招聘门槛,严格把控招聘流程,通过合理高效的招聘环节从一开始就确保信贷员的素质,公平公正公开选拔信贷员,确保所招聘的信贷员为品德良好、善于沟通、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善于学习的优秀人才。
5、学校式的人员培训方案
微贷业务本质上是技术密集型加劳动密集型,只有运用高效的培训机制,才能满足微贷规模化发展所需的人才。通过专业的、严格的、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来塑造合格的信贷员,一般经过 3-6 个月的完整培训,一名合格的信贷员就能独立调查。常熟银行成立了小微金融总部培训学校,采取半封闭化全日制教学模式,坚持学习常态化、培训多样化、成长快速化。
(二)平安银行的信贷工厂模式
借鉴富国银行和泰国开泰银行的经验,平安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控等业务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批量操作, 探索出信贷工厂模式适应中国本土化的应用,实现了快速规模化和资产质量可控两大目标,以平安银行“新一贷”产品为例,其信贷工厂归纳起来有五大特点:
1、标准化产品
平安银行以个人经营贷款形式对自雇人士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在国内率先引入动态量化评分卡体系为核心的评估体系, 进行客户筛选, 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客户准入门槛,减少对优质客户的资料要求,使快速规模化成为可 能。
2、批量化获客
平安银行依赖智能化的风控系统,实现了对客户资质的层层筛选,并由总行集中审批,大幅提高时效,审批快、放款快成了主要竞争优势之一。流程统一、作业标准和运作高效的集中处理和服务平台为销售提供强大支持,使得前端获客变得简单。为达到规模化,除银行客户经理直接拓展客户外,多采取渠道制和代理制等多元销售方式,通过系统初评的客户进入授信审批环节。
3、流程化运营
为支持大规模、集中化流水线作业,平安银行建设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由功能强大和前后衔接的功能模块组成,并利用多种量化和决策技术实现了参数化配置,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平安银行“新一贷”产品的流程包括客户申请、面签面 核、电话征信、信贷审批、现场核查、贷款发放和贷后服务及催收等环节。
信贷工厂贷中需要提供两项基础技术进行支撑,包括影像扫描录入系统和合同终端电脑打印,以方便审核人员提高放款审核效率,同时也为客户和客户经理提供便利,减少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贷款申请通过审批后,款项会自动打到客户指定账号或者进行受托支付。
贷后管理方面,小微企业信贷形成不良贷款后,进行集中收,包括网络催收、电话催收、现场催收,以及委外处理。
4、集中化审批
平安银行“新一贷”产品通过初筛和面签面核的客户会流转到审批环节,由独立于其他业务条线的专业审批师进行人工审批,从而保证审批结果客观。审查审批人员主要依据评分系统、网络征信和电话征信等手段,结合产品的风险特征,发挥专业审 批经验,通过系统进行在线审批。审批人员不直接与客户及客户经理接触,会依据客户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核查。
5、智能化风控
智能化风控是现代信贷工厂的核心。随着大数据采集的成本和难度大幅降低,对庞大人群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和匹配金融服务不仅成为可能,而且规模效应明显。智能化风控覆盖包括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的小微信贷业务全流程,依托智能风控技术 与传统风控模型互补,可以对客户风险进行更为及时有效地识别、预警和标识,同时实现全链条自动化、智能化。
信贷风控旨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首先体现在贷前的信息收集和数据整合过程。平安银行搭建了信息平台和数据集市,整合了企业客户、产品、信贷、运营和市场营销等信息,收集和整合数据质量高,大幅提高信贷审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人工智能手 段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并挖掘其关联度,避免主观判断影响,同时减少成本、提升效率。
贷中风险管理能够识别仿冒和欺诈,大数据接入可以实现贷款多个流程节点自动监控多头借贷、逾期等异常行为。还可以对法人、实控人、配偶及家庭成员信用状况进行辨识,通过对借款人的交易行为、还款行为、设备使用行为等各方面关键信息项的交叉侦测、提前发现风险, 进行预警并对借款人账号进行实时管控。
贷后风控取决于贷后风控的精细化管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强大的数据能力,将专家的深厚经验赋能机器,把风控能力推向更高水平。利用机器学习处理多维弱变量数据精确预估逾期率,制定风控政策和策略,并及时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平安银行等头部参与者已形成包括数据、模型和引擎在内的一整套完整解决方案。在线上小微贷款场景搭建一整套从数据到算法到平台的数据架构体系,并在风控反欺诈和授信业务中得到具体落地。
(三)浙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浙商银行通过全面推进平台化战略,与一批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其供应链金融的效果已然显现。浙商银行平台化业务主要通过 “易企银平台”和 “应收款链平台”开展。
易企银平台:创新 “互联网+实体企业+金融服务”理念, 融合结算、信用、融资等专业技术,创新与企业集团、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互联网交易平台合作模式,为其成员单位、上下游企业和会员单位等提供降成本增效能、安全高效服务的创新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应收款链平台:依托区块链等最新金融科技,创新开发的企银业务合作平台,为企业库提供区块链应收款的签发、承兑、保兑、偿付、转让、质押、队伍等功能,帮助企业降负债、降成本、增效益。
浙商银行围绕供应链上下游平台化、场景化应用,全力打造“科技+金融+行业+客户”产业链解决方案,构建适应不同行业、融技术输出和业务服务于一体的基础性平台,将银行业务和服务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活动中,不断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粘性。
四、结论
在金融科技的赋能下,IPC模式、信贷工厂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模式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三种模式在国内银行都有较为成功的应用经验可供借鉴。
1、IPC模式。IPC模式是典型的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模式,运作良好的IPC模式可以较好的控制风险,对金融科技的依赖度相对较低。但是IPC模式的复制和扩张难度较大,更依赖业务人员的个人素质。
2、信贷工厂模式。通过科技系统的构建,信贷工厂模式可以支持大规模小微贷款业务,但是信贷工厂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大。
3、供应链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应用空间广阔,客户黏性较强,将打开各垂直产业链中小微客群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供应链金融模式企业话语权较强,银行在与企业合作方面常处于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