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近日,有关福岛核废水排海问题引发全球关注。那么核废水的排放会如何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呢?
想要知道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先了解四个点:核废水是什么?它的危害有哪些?被处理过的核废水真的安全吗?被污染的海产品还能食用吗?
核废水是什么
核发电的原理是核燃料在炉子里反应产生热量,炉子上面的水烧开成蒸汽,水蒸气在管道里推动涡轮发电,剩下的水蒸气遇冷又变成水,再流回去形成循环。过程中因为检修设备、优化水体等原因,经常要把回路中的水抽出来。这就是核废水(含有3种成分:有放射性的固体废料、有放射性的氚、水)
核废水的危害
2019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称,核废水中含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易致白血病。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20年曾指出,福岛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相当危险,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据科技日报称: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排放入海的福岛核废水,虽然是经处理后的废水,但依然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福岛大量废水向太平洋排放后,必将导致放射性核素在排放点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部分核素将随洋流等向其他海域迁移、扩散。
早在2012年,德国的海洋研究机构(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就通过电脑计算得出:
核废水放射性物质的扩散速度:“从排放那天开始算起,核废水可57天内“废掉”大半个太平洋。3年后就可扩散到美国、加拿大等地区。”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被处理过的废水,真的安全吗?
图片源自凤凰新闻
WHO在2017年发布的《饮用水质量标准(第4版)》规定,饮用水中放射性氚的含量(浓度)不得超过10000贝克勒尔/升(Bq/L);辐射量不得超过1.8×10−11西弗/贝克勒尔(Sv/Bq)。
日本提出,在排放核废水时,将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也是WHO设定的饮用水标准的1/7,因此是安全的,即便每天饮用2升这些水,也不会影响健康。
2020年8月《科学》杂志的一篇观点文章就指出,除了氚,废水中的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更值得我们警惕。
比如碳14、钴60和锶90等,虽然它们的绝对含量比氚要低得多,但它们对海洋生物或海底沉积物的亲和力更强,更容易在生物或环境中富集。例如,碳14在鱼体内的浓度可以达到氚的5万倍。
因此,排放这些放射性同位素超标的废水,会对海洋生物、食用这些生物的人类,以及环境本身造成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9月日本首相菅义伟在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时,曾询问处理后的核废水能否饮用,东电工作人员则称:“如果稀释的话就可以喝。”但菅义伟并没有喝。
图片源自央视网被污染的海产品还能食用吗?
有人说,海洋这么大,海水的量这么多,稀释能力又超强,大海会很快“消化”掉这些核废水。
实际上,这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和普通工业废水不一样,即使在海洋里扩散稀释,它们的半衰期依然有几十年、甚至几百上千年。
这也就意味着,核污染不会轻易散去,海洋生物必将遭到辐射污染。动植物受到辐射,不少都会产生变异,有些还会大范围消失。
据健康时报称: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核废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明,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中国三农分布评论称:日本倾倒核废水可能危及国人餐桌。
据科普中国称:如果日本将这些核污染水全部排放到海洋里,那时候,即使是国产海鲜,只要是在受到核废水污染的水域捕捞或养殖的,肯定会受到污染,不能食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健康之本,也是百病之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的品质关乎着生活的品质。都知道喝了不良水质的水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多达50多种疾病。因此我们更应该爱护环境,注意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