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文:田甜
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召开临时发布会称,将从24日开始启动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排放核污水计划要持续30年。
日本当地时间8月24日中午13点,排放已经开始。
作为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我们,未来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哪些影响呢?
01
长期来看本次事件对食品、护肤品、衣服等有一定影响
放射性元素是挥发性物质,不单单污染海洋,它可能存在于土壤、空气中,所以对农产品、日用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也就是说,无论是食品、护肤品、衣服等,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但是如果进行有效监管,还是可以买到安全的产品,针对大众,建议在国内正规渠道购买核辐射残留检测合格的进口产品。
02
海鲜还能吃吗?
我国拥有超过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我国海域将不可避免会遭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影响。
根据海洋流动模拟,福岛核污水会随着日本暖流和寒流在北太平洋海域扩散,其中一部分会进入我国东海和黄海。
这些放射性物质会在我国管辖海域内沉积、积累、富集,对我国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我国沿海地区居民对海产品有着较高的消费需求和偏好,如果海产品受到放射性污染,那么这些居民就有可能通过食用或接触受到辐射伤害。
此外环太平洋是我国远洋渔船前往的主要渔场,我国远洋鱼获总量每年维持在200万吨左右,几乎三分之二都是环太平洋捕捞的。
整个太平洋与我国渔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最可怕的是,日本不是一次性排放,排放时间长达30年之久,太平洋的生物量占世界大洋的50%以上,日本核污水对全球生态造成重大影响和伤害。
短期内看,我国海鲜不受影响,长期看无论深海还是近海的海鲜,可能会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和影响,具体能不能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需要仔细检测。
03
人体局部癌变的风险增大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有各种破坏路径,比如锶会侵入骨骼,即使微量也会对局部器官产生很大破坏,发生局部癌变的风险增大。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后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到大气和海洋中,其中最主要的放射性元素是碘-131和铯-137。
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摄入后人体会在甲状腺富集对人体造成伤害,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很多福岛青少年患上了甲状腺癌。
铯-137的半衰期是30年,这意味着这一反射性物质会带来长期的辐射风险,事故中散发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是广岛原子弹释放的同类物质的500多倍。
04
核污水排放后多久会影响全球
只需要57天,核污水就能被洋流影响大半个太平洋,预计三年后会到达美国加拿大,10年后核污水将遍布全球海域。
05
核污水不等于核废水
核废水是核电站中的外循环水,不与核燃料直接接触,放射性非常微弱,这样的核废水经过处理是可以排放到大海中的。
日本福岛核事故出现了堆芯熔毁,核燃料与内循环水、雨水、地下水混合到一起,形成了具有非常强的放射性核污水,这在日本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更没有直接排放到大海中的先例。
虽然日本政府称核污水经过处理,核污水中放射性元素的浓度可能暂时不高了,但是总量有一百多万吨,排放时间长达三十年,在这些时间里,很难保证这些放射性物质不会因为环境或者生物因素而重新富集起来,通过食物链或者水循环进入人体,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06
其实日本福岛核污染事件,持续到今天还在泄露
2011年的事故发生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为了挽救核电站,目的是为了抢救一下继续挣钱,没有及时向堆芯注入硼和海水停止反应,才导致到现在堆芯还在不受控制的燃烧,所以每天需要170吨海水对堆芯进行冷却,反应什么时间停止不需要注入海水冷却都是未知数,这个过程也许是50年、100年。
也许几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