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污水排入大海。尽管日方表示将切实确保处理水的安全性,但排放的污水中存留的放射性元素却不仅仅是氚这么简单。根据《科学》杂志报道,除了氚,放射性寿命更长、更危险的同位素(如钌、钴、锶和钚),有可能成为ALPS处理工艺的漏网之鱼,而东京电力公司2018年才承认这一点。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学家肯·布塞斯勒表示:“这些放射性同位素在海洋中的行为与氚不同,它们更容易掺入海洋生物区系或海底沉积物中。”
倾倒核废水将危及24亿人的“餐桌”
根据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从流向上来看,从福岛倾倒的核废水将沿着日本东海岸的洋流,源源不断输向北太平洋,洋流会带着污水在整个北太平洋循环,途径沿岸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不算中国,人口就已经达到10亿量级。并且,核废水会顺着洋流在北太平洋绕一圈,最后抵达我国台湾地区附近。
那么大海能“消化”稀释掉这些核废水吗?
答案是:不能!实际上,这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和普通工业废水不一样,即使在海洋里扩散稀释,它们的半衰期也长达300年之久!这也就意味着,核污染不可能轻易散去,海洋生物会遭到辐射污染。动植物受到辐射,不少都会产生变异,有些还会大范围消失。
如果海洋生物遭到污染甚至毁灭,人类也会因为食用这些鱼类,将面临巨大的健康风险。德国环保组织发出警告,污水中的辐射物会影响人类的DNA,下一代也很可能会畸形、残疾、癌变、夭折,而这种基因损害会持续数千年。
对我们中国来说,也很难独善其身。当核废水顺着洋流走向全球,全世界渔业都会受到影响。虽然很多人认为洋流走向,中国海域受的影响很小,但是要知道,环太平洋是我国远洋渔船前往的主要渔场,最近五六年我国远洋渔获总量都维持在200万吨左右,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在环太平洋捕捞的。可见,整个太平洋的安全,与我国渔业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