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邳州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沂沭泗流域中下游,总面积2088平方千米。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867.8mm,本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7.86亿m3,其中地表水4.36亿m3,地下水3.5亿m3,人均水资源量400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五分之一,具有总量偏少、时空不均,季节性缺水等特点。面对水资源短缺现实,我市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强化落实“总量强度双控”措施,加快推进农业节水、着力推进工业节水、深入开展城镇节水、大力开展节水载体示范建设,推广节水新技术,实施节水新举措,走出了一条节水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2018年10月,邳州市率先实现了苏北县(市、区)第二、徐州第一的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达标验收工作,被命名为“江苏省节水型城市”。对比2015年,邳州市2020年度万元GDP水耗为63.9m3/万元,较2015年下降率为26%;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为10.8m3/万元,较2015年下降率为32.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6%,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21,城市公共自来水管网漏失率为9.93%。省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和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设已同步开展。
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树立节水意识。每年利用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和“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采取网络、宣传车、展板、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节水宣传。联合街道办、教育局、经发局和机关事务管理局共同开展节水宣传活动,使节水宣传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推动全社会提升节水意识,树立节水观念。
编制节水相关规划,引领节水工作开展。以规划引领节水工作开展,2018年来,我市先后编制了《邳州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邳州市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和《邳州市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指导和引领我市城市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工作。对新建小区建筑面积5万m2以上的,图纸设计、审查和验收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和雨水收集利用配套设施措施;停车场、公园的人行道路面实施透水式铺装已达16处;2020年,我市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达640万m3。建设日供水量3.8万m3的再生水厂已纳入邳州市水利“十四五”规划。
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指标落实。严格执行徐州市下达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指标,制定并落实地下水管控措施,有序开展《邳州市地下水压采方案》落实工作,超额完成了省下达压采任务封井62眼,实际封井数88眼,年压采地下水水量1680万m2,境内地下水水位多年处于均衡无变化状态。对年取用公共自来水以上及自备水源取水户和农业灌区全面开展计划取用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监管取用水行为,依法查处超定额、超许可违法违规取水行为。积极开展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年取水量30万吨以上的地表水取水口、年取水量5万吨以上的地下水取水井,全部接入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率达96%以上。
积极打造节水载体,示范引领节水工作。水务局牵头,与市经发、住建、教育、卫健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市区重点用水企业、单位和小区节水载体打造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水利系统节水型企业(单位)37个,住建系统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41个。节水型企业(单位)的覆盖率达78%;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24%。
推进农业灌区节水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我市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0%以上,推进农业灌区节水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是我市历年节水工作的重点。“十三五”期间,我市实施灌区配套设施改造建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7万亩,其中喷灌3.04万亩,管道灌溉1.7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徐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对邳州市的4个灌区2020年度典型用水监测结果分析,我市2020年度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21。
推动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打造零排放节水型企业。我市在徐塘发电有限公司、沂州科技、国能生物、光大环保等12家重点工业用水户中积极推广工业冷取水循环利用、废水处理重复利用等节水新技术,实行“一水多用、循环利用”节水措施,实施节水减排示范工程。江苏沂州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建设了企业生产废水回收处理回用、雨水收集回用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三个项目,年处理回用工业废水70万m3,收集利用雨水10万m3,回用生活污水6万m3,企业废水实现了零排放,被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授予全国“焦化示范企业”称号。
加大老旧公共供水管网改造,降低漏失率。城市生活方面,主要是加快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同时全面推广节水器具,提升居民生活用水效率。2020年城区老旧管网更新改造9900米,总投资1249万元。2020年漏失率为9.93%。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加强节水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下一步,我市将不断探索节水创新模式,坚持节水长效管理,加大节水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推动全市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下载: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