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福岛核电站经营方东京电力公司(下称“东电”)表示,目前该核电站内已经累积有约124万吨处理水,而储存罐的最大存量为137万吨。按照现在平均每天新产生180吨核污水计算,预计到2022年秋季存放处理水的存储罐将达到存储上限。为了不对反应堆报废作业造成障碍,日本政府必须迅速作出决定。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称,核污水排放倾倒作业可能于2023年正式展开,并持续数十年,核污水浓度将稀释至国际排放标准的40分之一。虽然日本政府强调,将含氚污水排入大海是核电站的通用做法,而水中低浓度的氚即使被饮用也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但福岛核电站待处理的污水量之大使日本政府的计划难以获得本国人民和周边国家的支持。
在2012年4月,福岛核电站事故一周年之际,位于德国基尔的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就发表了一篇由该中心埃里克·贝伦斯教授领衔的论文。
该论文对北太平洋的洋流进行了建模,在建模的基础上假设日本福岛将含有放射性元素铯137的废水排进太平洋,然后按日估算了北太平洋各区域的铯137含量。
然后他得到了这张动图:
更重要的是,这篇论文以三种精度进行三次建模,都得到同样的一个结论:如果日本核污水排进太平洋,随着洋流行进,放射性最强的区域将随时间而向东推移。
两年内到达的区域附近恰好是日本盟友美国的领土,夏威夷。
该论文为地理学论文,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如何。
相对于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人类的直接影响,更大的威胁来自海洋生物。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被海洋生物吸收,随着这些生物被捕捞上岸,最终回到人类的餐桌上,对人类产生影响。
日本学者指出,福岛周边的海洋不仅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
但这一影响具体会有多大,目前还没有答案。污水中含量最大的氚对活细胞损害很小,但氚的同位素氢是生命细胞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元素,很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并参于其各种新陈代谢过程,其影响也不容小觑。
净化过程中没能完全清除的铯137、锶90、碘129等其他放射性元素带来的风险更大。其中碘129的半衰期为1570万年,可引起甲状腺癌。
另据绿色和平组织的一份报告,污水中含有的碳14半衰期达到5370年,可以融入所有生物物质,可能改变人类DNA。但东电表示,处理水中碳14的浓度约为每升2至220贝克勒尔,在每天喝2升这种水的情况下每年的摄入量也只有0.001至0.11毫西弗,不会带来健康风险。
核自由未来基金会的专家哈姆( Hamm)却认为,放射性物质浓度低并不代表没有风险,1贝克勒尔放射性物质就足以破坏一个人体细胞,最终使其转化成癌细胞。
海洋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些放射性元素通过各层级食物链后会被富集到何种程度、对人体有多大危害,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
3.中国对此决定的态度如何
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发表谈话
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作为日本近邻和利益攸关方,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如果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排入海洋,将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经过处理的废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进一步净化处理。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报告也认为,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需持续跟踪观察。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海洋是人类共同财产。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处置问题不只是日本国内问题。我们强烈敦促日方认清自身责任,秉持科学态度,履行国际义务,对国际社会、周边国家以及本国国民的严重关切作出应有回应。重新审视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在同各利益攸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
来源:新华社 路透社 纽约时报 新华视点微博 外交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