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博物馆中对文物的保护一般包括对藏品的保护修复和日常保养。其中前者主要在我国主要采取的是最小干预原则,即除非环境出现难以改变的变化,否则不加干预就是最好的保护;其次是原真性原则,在维持藏品物理特征和外貌不便的情况下进行保护;以及可逆性原则,要能在找到更好方法的情况下可以替换原本的保护材料。
因此对于博物馆中的藏品,首先要保持库房和展柜的恒温恒湿,对于每种类型的文物设置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有效提升文物的寿命。
其次,做好藏品有害生物的防治,即在藏品入库前即进行检验工作,采取清洁卫生、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保护。
最后,如果是陈列展示文物的话,还需要对其照明控制和大气污染等进行检测与调整,以延长文物的寿命。
其实以上说的种种,都只是延缓文物自然腐朽的速度,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衰弱乃至消失,文物也不例外。囿于材质因素,陶、石、瓷、玉等文物的腐朽速度远低于漆、木、竹、纸等材质的文物,正如《三体》里描写的,在星球上最后留存时间最长的还是最原始的石碑。
虽然文物本体的腐朽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人为干预与环境调节等行为来延缓文物的“衰老”,并通过3D扫描、VR技术等方式记录保存文物的信息,并以另一种虚拟的形式展示出文物的“本体特征”,其内涵也一并保留了下来。
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属不属于题主所说的“只要保护得当,可以一直保存下去?”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