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力争2023年底,让建好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90%以上正常运行,确保“建的好、转的开”,减少“晒太阳”现象。
这是今年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在回复人大代表的建议时给出了答复。
看到这个答复的时候,小编不禁感叹,如果能让90%以上的农污设施正常运行,那河南的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属实一马当先了。
都知道农村污水治理市场现在很火热,但背后的实际处理率却差强人意。毕竟,农污治理可是典型的“看起来容易,干起来难”。
图源:网络
01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了,但是却像个摆设。”
谈到农村污水治理,“农污党”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心酸治污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表面上被“市政党”看不起,说农污治理技术没水平;背地里被环保人吐槽,说有时间治理那点农村污水不如好好监督工业排污。实际工作中,还要面对只建站不建管、只收集不处理、图数量不图质量......
难怪他们自己都直言,搞农村污水处理,我是吃饱了撑的,谁干谁难受!
1、部分农村地区可实现污水自净,缺乏治污项目建设必要性。
农村地区普遍“空心化”,常住人口少,生活污水排放量其实不大。按照环境自净能力和人均污水排放量,一般的农村完全具有自然消纳的能力和空间,实现污水自净。
况且农民本身就有节约用水、重复利用的习惯,即便存在一定量的、具有污染性质的冲厕用水、化肥农药用水和畜禽养殖,因地制宜采取“化粪池+生态农田”等简易处理方式,把污水收集起来,简单处理后用于菜园灌溉等就近回用,花钱不多、效果明显。
那些好大喜功、过度建设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例如高配置处理工艺、大规模处理量等),既不符合农村实际需求,而且投资和运维成本过高,实在没有必要。
也难怪“农村没有污水要治理”一度成为环保人众口一词的想法,确实有一定道理。
2、没钱铺管网,没钱搞运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即“瘫痪”。
平原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山区农村地形复杂且坡度不一致,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衔接阻碍大,管网铺设往往需要穿洞、泵引、加长等高难度施工。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基本是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污水管网建设往往容易滞后。
而许多地区由政府出资建成的基础设施,也由于农村难以承担运行维护费用,导致出现“建得起,用不起”的尴尬局面,污水处理设施逐渐被停用。
在欠发达地区的贫困村,因村集体无法承担每月几百块、几千块的运行电费,很多污水处理池自建成后就从未投入使用,沦为“摆设”。
更多的地方,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基建统统没搞好,农污处理费没法收取,地方政府无法“兜底”,纯靠其它资金补贴也难以长久运营。
3、为搞政绩盲目治理,农污项目深陷“图数量不图质量”怪圈。
某些地区在资金到位的前提下,为出政绩,搞几十个村的集中连片治理,投入巨额资金,管网拉得很长,但投资和效益却不相匹配。
某县的一个建制镇投资1000多万元,却只建站不建网;某个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生活污水一直未收集处理,在其村口“示范村”的石碑下,直接排放的污水形成百余米的黑臭水带。
更多时候,村民环保意识淡薄也是阻碍农村污水治理进程的重要因素。有的什么都敢往管网里塞,有的会打烂井盖取水浇花,有的习惯随意倾倒压根不纳管......农村污水管理员也是有苦说不出。
02
“乡镇污水厂出水指标1级A,镇上90%的厂都不达标。”
乡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节点,作为农村污水治理大主题下的分支任务,乡镇污水处理现实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污水浓度低,收集水量低,乡镇污水厂长期“吃不饱”。
乡镇污水厂普遍呈现运行负荷偏低、收集水量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的现状。
很多承包乡镇污水项目的工程队为了追求利益,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质量本身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管网、泵站质量严重不合格,经常遇到破损、渗漏、塌陷等,能够收集和运输到乡镇污水厂的水量少之又少。
许多地区在铺设管网时,只负责排水干管,对支管和入户管遗漏缺失,根本没有做到乡镇污水的完全收集。
有的污水厂虽然能收集到足够的废水,但并未做到雨污分流,雨水或外部水源时常渗漏,污水浓度低,乡镇污水厂长期“吃不饱”。中央环保督察就曾多次曝光乡镇污水厂接管不到位、“两低”问题、“清水进、清水出”等情况。
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运维管理不到位。
随着村改镇、新农村建设实施后,原本分散、直排、乱排的农村污水都开始集中排放和收集,而乡镇地区的水处理设备数量和处理能力往往难以很快兼容。部分污水溢流、偷排、处理不到位情况也时有发生。
再加上乡镇污水厂往往不会有单厂运营,承包一个县/市的运营团队管理往往不能及时掌握某一处污水厂的具体情况,调整起来麻烦且时效性滞后,管理难度非常大。
政府实行低价中标原则,工程公司恶意竞争,为控制成本,不断压缩运营成本和削减运维人员薪资,部分第三方环保公司低价聘请非环保专业人员进行工作,后期设施运行管理难以保障到位。
盲目跟风,过度追求高标准排污。
一些地区盲目跟风,过于追求一级A甚至四类水排污标准,不仅浪费钱,还被地方群众诟病。
有的“农污党”吐槽,镇厂的出水指标提到了一级A,本身污水厂工艺简陋不完善,高指标只会极大增加运营难度和成本。我就直说我之前运营的乡镇厂项目90%的厂都是不达标的,但我确实尽力了,努力3年后放弃跑路了……
另外,乡镇污水厂进水情况也十分复杂。例如,节假日排污量激增、集中畜禽养殖污水氨氮偏高等,很容易造成生化系统崩溃,对于乡镇污水厂来说,一级A标真的太苛责了。
除此以外,农污治理还面临着吨水投资成本高、政府各部门乱战、各地标准不一、设施建设不规范等诸多现实问题。
03
先覆盖再治理,还是“建一处,治好一处”?
从我国多年污水经验来看,能够发现许多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已经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但从各地实际工作来看,管网建设存难、污水设备闲置停运、部分地方资金浪费、运维管理机制不完善都还有所欠缺。
仅仅认识到农村有污水且需要处理,又或者做足面子工程而难以落实,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到底是该先覆盖再治理,迅速改善农村污水治理整体状况?还是放缓脚步“建一处,治好一处”,避免设施闲置和浪费现象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