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借一句鬼子的话“真是良心大大地坏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近日发表评估报告,可以说是间接为小日子核废水排海站台。
这份看似“权威”的安全审查报告认为:小日子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处理水排放到海中的计划符合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而且处理过的水的排放对人和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小日子有了这道“护身符”和“通行证”,核废水排海计划料将执行起来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含辐射性氚的上百万吨核废水,按我们的正常理解,未来30年小日子就咕咚咕咚地倾倒进人类共有的太平洋了,再怎么经过稀释也掩盖不了这一真相,怎么国际原子能机构就认为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了呢?
2021年4月,小日子就铁了心要把福岛核废水排海了!为了让这样办听起来更硬气、看起来更“合法”,小日子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予以配合,让其应用相关的国际安全标准,对福岛核废水处理后的含氚废水的安全相关方面进行详细审查。
于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顺坡下驴,在2021年7月与小日子签署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协助日本审查ALPS处理水安全性的职权范围》,进行技术审查,以评估东京电力公司和小日子在今后几十年排放碱性磷酸酶处理过的水的行动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国际原子能机构为了让最终报告看起来更能服众,于是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人员包括原子能机构秘书处的专家,以及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马绍尔群岛、韩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和越南的具有广泛技术专长的国际公认的独立专家。这些独立专家以个人专业身份提供咨询意见并在工作队任职,以帮助确保原子能机构的审查是全面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拿出《关于福岛核电站先进液体处理系统处理水安全审查的综合报告》时,咱们中方直击其痛点,认为“这份报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参加评估工作各方专家的意见,有关结论未能获得各方专家一致认可。报告出得很仓促。”这也就是说,这份报告并非如国际原子能机构所说的那样“独立专家,全面审查”,而是有倾向性的。
不仅如此,咱们中方更是直接道处了事情本质:小日子并没有让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价“该不该”核废水排海,反而是让国际原子能机构替他“擦屁股”,掩人耳目,用“核废水无害的结论”反证“核废水排海的合法性”,这确实是“用心良苦”、荒唐至极。既然无害,小日子怎么不把这些核废水都留在本土,自己慢慢享用呢?
按照《安全审查报告》所言:现场储存的污染水经过处理以去除大部分放射性含量,但氚除外,由于水的体积和低氚浓度,氚不能通过ALPS系统或任何其他工业规模系统(基于现有技术)去除。在被ALPS系统处理之前,受污染的水通过和SARRY系统定期去除铯和锶;铯和锶是受污染水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质。然后,当水不再用于冷却燃料碎片时,将其送去进行ALPS处理,在那里去除62个额外的放射性核素。
经过上述处理脱除放射性核素后,水中除了残留少量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尽管它们远低于监管限值),还有就是根本无法去除的放射性氚。小日子抓耳挠腮想出的缺德办法就是用海水稀释,通过一条在离海岸约一公里的海床下延伸的隧道,再排入太平洋。
如今这条隧道已经建成,就待小日子主事的人一声令下,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开闸排放核废水了。
这些做法看起来高大上,科技感满满,但是咱们中方也没给小日子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面子,认为《安全审查报告》并“没有评估日方净化装置的长期有效性,没有确证日核污染水数据的真实准确性”。这也是小日子的一大痛点。他们不敢自揭其丑,恨不得赶紧掩人耳目,让核废水排海赶紧实施,披着合法的外衣,生米煮成熟饭,形成既定事实。
报告中称:东京电力公司进行了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估,以估计ALPS处理后的核废水对代表性人员造成的剂量,并评价是否符合每年0.05 mSv的剂量限制。东京电力公司制定评估的过程符合相关的国际安全标准。这项评估的结果是对代表性人员(成人、儿童和婴儿)的承诺有效剂量的估计值范围为0.至0./年,小于每年0.05 mSv的剂量限制,也远低于可接受的0.01 mSv/年的阈值,只要低于这个值,通常就不建议对处理设施等进行优化。
报告中还称:小日子为了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ALPS处理水的排放在氚浓度和氚年排放限值方面设定了限制——最大氚浓度(1500 Bq/L)和年度氚排放总量限制(每年22 TBq)。【备注:Bq(贝可勒尔)是放射性物质的活度法定单位。】
说得确实天花乱坠,但是问题又来了,小日子的处理装置能一直有效运行吗?小日子假如超标排放,国际社会能否及时掌握情况呢?《安全审查报告》并没有给出说法,只是承诺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排水之前、期间和之后参与其中,声称安全评审将在排放阶段继续进行。他们还将持续驻场,并在其网站上从排放设施提供实时在线监测。这样的监管效力能否做到持久、公正、及时、公开,谁心里又有个谱儿呢?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说得再好,小日子干这么缺德的事,必定会导致放射性核素的长期累积和富集,接下来会给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呢?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此有点和稀泥,说了下面这句模棱两可的话“工作队还认为,尽管辐射照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相对较好,而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则在不断地接受科学调查。”
为此他们在报告中引用了东京电力公司自己做的评估结论,认为东电公司已经进行了海洋动植物在正常作业条件下的辐射剂量率研究,对福岛核电站周围海域广泛栖息的三种参比物种——比目鱼、蟹类(卵圆足蟹和三疣梭子蟹)、褐海藻进行了辐射评估,结果如下:
由此,国际原子能机构得到了如下结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排放ALPS处理水对海洋动植物的放射性影响的评价结果可以忽略不计;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估的结果表明,邻国人口受到的估计剂量将可忽略不计;东京电力公司的海洋扩散模型预测,氚和其他放射性核素的浓度非常小,在建模模拟区域的边界处,这些浓度将无法检测或无法与背景水平区分。
******
【小科普】
氚是具有一个质子和两个神经元的放射性氢同位素,是氢的最重同位素。氚的物理半衰期为12.3年。 氚是一种低能β发射体,平均β能量仅为5.7keV。
氚是由自然和人工过程产生的。自然地,氚主要在大气层的上层产生,这是宇宙辐射与氮和氧反应的结果。 氚是在核设施中生产的,特别是在核电站和后处理厂。在1998 - 2002年期间,估计从核设施释放到大气层和水环境中的氚的平均年释放量分别为12 PBq和16 PBq。 从核设施中,氚主要以氚化水(HTO)或元素氢的形式释放,其与氧气迅速反应形成HTO,然后进入全球水文循环。
在海水中,大多数氚以HTO的形式结合在水中。但是,由于氚原子与正常的氢原子可以互换,海洋生物摄入的部分氚可以掺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中;该氚部分被称为有机结合氚(OBT)。OBT中与碳原子结合的氚原子基本上被固定,直到化合物被代谢(即, 氚是不可交换的)。 与氧、硫、氮或磷原子结合的氚被认为容易与水中的氢交换,因此这种结合中的氚不被认为是OBT。
在人体内,与HTO结合的氚的周转比OBT氚的周转快得多。在用于估算氚摄取剂量系数的ICRP模型中,假设进入血液的HTO的97%分布在体内水中,3%的HTO转化为OBT。氚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对于HTO和OBT分别为10天和40天。ICRP考虑的所有年龄组的摄入剂量系数OBT比HTO高约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