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2023年12月23日—24日,由一汽-大众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清华大学支持的第三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终审答辩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双碳目标背景下,项目通过环保公益资助行动发挥科研力量构建产学研融合的“生态圈”,为推动汽车行业全产业链低碳化和脱碳化进程中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贡献力量。来自国内汽车行业、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趋势对来自全国13所高校及汽车行业前沿机构的20个入围项目案例进行评审,为汽车环保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贡献专业前沿的智慧力量,科研课题快速孵化和高效转化,为产业绿色发展装上创新引擎。
环保创新 引领汽车行业持续发展
2023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及成果,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我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未来也将持续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汽车产业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加速推进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结合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态势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行业的发展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自2020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一汽-大众共同发起“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以来,项目旨在通过设立汽车环保科技领域核心前沿课题,选拔并资助汽车环保科技领域的潜力项目,影响社会各界对汽车环保科技的持续深入投入和研究,解决关键问题。
2023年,第三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31份科研课题申请,研究范围涵盖绿色能源、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与充电、整车能量管理、智能底盘、氢燃料电池、节能汽车等多个领域。经过多重筛选和评估,共有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和机构的20个申报课题脱颖而出并进入考察阶段,专家组实地深入高校和研究机构探访团队研发实力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答辩会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房志表示:“’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得到了全国生态环保系统权威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汽车行业专家的支持和参与,共为28个创新课题提供了900万元的资助,产生了众多具有行业前瞻性的课题方向,推动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加速发展,今年申报的项目又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案例,相信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在促进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产学研融合 构建绿色低碳新路径
在今年的项目评选过程中,“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从绿色能源、动力电池与充电、氢燃料电池、电驱动系统、智能底盘、整车能量管理、节能汽车七大领域,从科研价值、成果转化前景、商业模式创新、绿色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审,并提出了积极而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经过专家的多轮讨论和研究,最终有14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金额共计450万元,终审专家组对评选出的申报课题给予了肯定,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新能源领域汽车发展背景下,行动发挥平台作用积极推动细分化和前瞻性研究,推动汽车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双碳”战略,调整整车企业碳排放核算办法,构建汽车圈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模型,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提升汽车及关联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一汽-大众质量保证车辆分析中心余本雄部长表示,“使命驱动,众行致远,一汽-大众肩负着绿色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希望携手专业领域将汽车环保科技的基础研究落地转化为科技成果,带动产品、生产、上下游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三年来,部分研究成果正在对品牌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希望这些课题研究为全行业建立环境友好、公众健康的汽车社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是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节能减碳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使命,绿色低碳发展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议题,技术变革、制造升级和全产业链的协同减碳需要有‘领头羊’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这是我们行业发展的一大机遇,我们支持这样的合作交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讲到。
一汽-大众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将持续通过公益的力量推动平台合作和交流,凝聚专业智慧,联合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创新力量,推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中国汽车环保科技的创新与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