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面临的世界局势越来越复杂。
一方面俄乌冲突依旧在持续,另一方面远东地区也越来越不稳定。
1月16日时俄罗斯2架图-95MS轰炸机在日本海域持续飞行约7个小时,这就说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局势绝对不容乐观。
那么在当前的局势下,俄罗斯可能对乌克兰和日本使用核武器吗?
俄罗斯核武
从逻辑上来说,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背后有三个原因让普京很忌惮。
普京
使用核武器是相互的
其一是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止俄罗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国家。
不管是谁先试用核武器,这都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有第一个使用的就会有第二个使用的。
所以当俄罗斯使用核武器后,它还要考虑自己被核武器打击的可能。
毕竟在美国有在欧洲驻军的情况下,美国是很可能将核武器运到欧洲大陆的。
假设俄罗斯率先谁用核武器,美国就有可能给乌克兰提供核武器,届时这场俄乌冲突就不再是乌克兰单方面挨打的战争了,极有可能演变成俄乌使用核武器互相攻伐的场面。
且乌克兰作为这场战争的弱势方,是很可能做出一些极端行为的,比如说使用悄悄运核武器到莫斯科引爆。
莫斯科距离乌克兰最近仅有约500公里,在双方有着漫长边界线的情况下,乌克兰运核武器到莫斯科并不是没有可能。
除开美国提供核武器外,乌克兰自己也有一些“核武器”,那就是核废料。
核废料
作为一个有核电站的国家,乌克兰并不缺核废料。在必要情况下,这些核废料完全可以收集起来当成另类“核武器”使用。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将核废料当成武器使用的先例,这主要是因为在二战后人类还没有打过“核战争”。
但是当俄罗斯使用核武器后,这种禁忌就被打破了,乌克兰就有充足的理由使用核废料。
因此在俄乌冲突中,核武器并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它并不存在俄罗斯单方面使用核武器的可能。
核战争概念图
核武器的最大功能是威慑
其二就是核威慑。正所谓“核武器威力最大的时候,就是它躺在发射架上的时候”。当核武器使用后,它就不再具备威胁了。
说白了,核武器就像是沾了排泄物的拖把,正常人肯定不想被这玩意抽一下。
然而一旦有人真的被别人拿着这玩意抽了一下,在其身上已经粘上了排泄物的情况下,这个人就不会害怕被抽第二次了,剩下的就是他去找抽他的人拼命。
所以核武器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对敌人造成大范围的打击,而是逼迫敌人不要做其它的事情。
核弹头
而俄罗斯在这场俄乌冲突中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北约下场参战,因此俄罗斯拿着核武器更多的还是用来威慑北约。
列举一下俄罗斯在俄乌冲突开始以来的动作,我们会发现俄乌冲突刚开始一个月是世界局势最紧张的一个月。
那时候北约在积极制裁俄罗斯,各方面军事调动也相当频繁。而俄罗斯方面,则在使用核武器威慑北约。
核弹头
当时俄罗斯是宣称自己的核武器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使用。
毫无疑问,当时的俄罗斯做出了一副一旦北约下场,自己就会使用核武器的姿态。这种姿态的本意并非是俄罗斯要使用核武器,而是俄罗斯希望通过核威慑,逼迫北约不要下场。
因此俄罗斯的核威慑真的就只是威慑,使用核武器的风险太大,俄罗斯拿着核武器只是希望用来达成自己其它的战略目标,并非是希望对日本和乌克兰进行打击。
核弹头
使用核武器会让情况更糟
其三,俄罗斯使用核武器会让自己面临的地缘局势更加恶劣。现在俄罗斯在地缘上还算比较宽松的,因为美国没有把核武器部署在它周围。
在俄罗斯也有大量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倒也不敢把俄罗斯逼太紧,没有把核弹头部署在俄罗斯周围。但是这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俄罗斯没有使用核武器。
一旦俄罗斯使用了核武器,美国就有理由将核武器部署在日本、韩国、芬兰等国家。这些国家都距离俄罗斯非常近,一旦爆发战争,F-35战机都能挂载核弹头冲击俄罗斯的防空系统。
F-35挂载航弹
且当俄罗斯使用核武器,尤其是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后,就意味着《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被完全撕毁。
现在乌克兰没有拥核的一大原因就是有《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的限制,一旦该备忘录被撕毁,乌克兰就有理由拥核。
虽然现在的乌克兰不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美国可以为乌克兰提供核武器。
如果到时候美国和乌克兰签署一个什么军事合作协议,乌克兰允许美国在它的国土上驻军,并在自己的国土上部署核武器,那俄罗斯面临的地缘困局会远比现在恶劣。
核弹头
并且俄罗斯使用核武器后,会使得它周边的国家更加恐惧它。
正如现在俄乌冲突使得东欧和西欧国家恐惧俄罗斯,然后整个欧盟大力支持乌克兰一样。
当俄罗斯使用核武器,它周边的国家会怎么想不言而喻。
到时候这些国家会做的事情可都不止是支持乌克兰,以及要求美国在自己国土上部署核武器那么简单了。
说不定这些国家会开始“堡垒”化,在国内修建永固军事设施,并大规模扩大军队规模。
#利剑计划#
参考资料:
【1】光明网·《俄军战略轰炸机巡航日本海》
【2】澎湃新闻·《乌克兰总统代表:《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签署国违背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