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阴影笼罩着世界,苏联政府的不负责任行为将核污水不加处理地排放进第聂伯河,然后污染源迅速溯流进入黑海。在那个时候,似乎还没有人意识到这种无视环境的做法会带来何等可怕的后果。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1993年,日本首相细川护熙居然面对着叶利钦,在全球范围内声名狼藉的核废料倾倒问题上对他喷发不满。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日本期间,双方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回应了日本对海上倾倒核废料的担忧。然而,这只是一场秀,在叶利钦签署声明的同时,俄罗斯海军的TNT-27号油轮却装载了900吨核潜艇冷却剂和清洗液组成的放射性废物,驶向日本北海道以西341英里、符拉迪沃斯特东南120英里的地点,后续的结果不言而喻。
1993年,中国出版的《世界知识》第23期,刊载了署名汪铮的一篇声讨文章《大海不是垃圾场——俄罗期向日本海倾倒核废料》。
彼时的新闻报道
1994年第二期的《国外核新闻》刊登短讯:俄罗斯保证不再向日本海倾倒放射性废物
过去几十年,核废料在海洋中的传播如影随形,污染蔓延得早已超出我们的想象。不幸的是,无辜的海洋生物成了牺牲品,而人们洗海水浴、享受海边度假的快乐也变得岌岌可危。
1946年到1993年海洋放射物倾倒情况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状况,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何时能够终止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毕竟,这不仅是对于环境的摧残,更是对于人类共同家园的亵渎。
然而,历史总是令人唏嘘。早在1946年,美国就率先开始将核废料倾倒入海洋,这种恶劣的行径竟然得到了多个国家的效仿。虽然一些专家声称这是最安全、最适宜的处理方法,但公众的舆论逐渐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对核废料的排放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1972年签订的《伦敦倾废公约》对向海洋倾倒废物进行了限制,然而这种限制似乎仍然无法阻挡人类对于短视行为的持续误导。
从另一方面看,日本政府的行为或许令人不齿,但是国内的一些媒体更令人忧心。正如一些人所说,媒体应该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看待这一问题,深入科普核废水排放的影响,而不是在没有充分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危言耸听,散播无谓的恐慌情绪。只有通过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和解决这个紧迫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