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虚拟现实技术以一种新的形态出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体验,这对于改变人们对虚拟产品的认知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这个领域也会滋生许多新兴的行业,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 ,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增强现实技术( ,简称 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光学硬件技术快速进步,有效解决视场角、分辨率、余晖效应等产业问题,促进AR、VR从市场出清期复苏,步入行业成长期。根据撼地研究院整理,AR、VR产业在2020年支出规模超66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超250亿美元(约人民币1600亿),年度支出规模超千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7.79%,呈现出指数级发展的趋势。
▲ 2019-2024中国AR、VR支出规模
赛道参与者众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互联网巨头、传统企业、初创企业等纷纷入局,抢占行业有利节点。小米、华为等一线企业持续发布VR、AR终端产品,百度、核云等则深耕于软件、内容分发平台,试图在VR、AR行业中塑造微软在PC时代的产业地位。阿里、腾讯、京东则立足于自身业务场景,在垂直领域紧贴业务进行创新,阿里将AR技术与电商相结合,推出AR实景红包,AR Buy+等,腾讯发布QQ-AR平台,京东进行京东天工AR开放平台、京东AR视界、京东试试三大AR布局,以VR、AR形式助力新零售。其他初创公司如乐客、天擎科技、斗鱼等则在行业应用领域不断创新。
▲ AR、VR产业链图谱
湾区高度重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业发展,形成省-市多层次政策体系。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超高清视频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探索互动式视频、沉浸式视频、虚拟现实视频、云服务等新业态。
深圳、广州、佛山等市发布《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广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提出在政务、车联网、医疗、物流、能源等领域,推动5G增强现实、AR/VR深度应用。
▲ 大湾区虚拟现实相关政策
湾区虚拟现实上市企业数量排名第一,引领产业发展。如下图所示,大湾区虚拟现实A股上市企业数量为25家,占比23.51%;北京、浙江并列第二,为18家,占比16.67%,不足湾区企业数量的3、4。海南、湖北、吉林相关上市企业数量排名较为靠后,仅为1家。
▲ 大湾区虚拟现实企业占比
湾区企业营收位居前列,突破2000亿大关。如下图所示,大湾区虚拟现实相关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352亿元,占总体上市企业营收的28.11%,北京、浙江位列第二与第三,分别为1728亿元、1515亿元,分别与大湾区相差600亿元与800亿元。广西、吉林排名较为靠后,仅为2亿元、4亿元。
▲ 大湾区虚拟现实产业营收占比(单位:亿元)
湾区创新发展取得良好成绩,位于国内第一梯队。如下图所示,创新企业100强排名中,北京、大湾区处于第一梯队,并列第一,创新企业数量为30家,总计占比超过50%。上海、浙江、福建为第二梯队,平均为12家,不足大湾区的一半。陕西排名则较为靠后,仅为1家。
▲ 大湾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创新企业100强占比
写在最后
目前,我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基础技术实力亟待提高,行业规模应用尚未破局,领军企业依然缺失,国内的软件工具与国外巨头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大在软件工具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