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扬州民众也纷纷效仿,抢购盐。这种恐慌在微信群里迅速蔓延,抢购盐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抢购盐的民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虽然这些盐的保质期很长,但面对如此汹涌而来的“盐荒”,我也想囤一些,以防后顾之忧。
我们明明知道我国的食盐供应充足,但就是忍不住抢购,这是一种跟风行为,完全没有必要。
超市销售人员表示,目前扬州市场上的食盐主要来源于井盐,而我国居民日常食用的食盐也大多以井盐为主,根本不存在缺盐现象,这种抢盐行为是杞人忧天的表现。
因此有关方面也呼吁市民不必过度恐慌,没有必要囤积食盐。
话虽如此,一些电商平台已经显示盐缺货。
金融市场上,盐业类股票表现抢眼,多家公司股票成功涨停。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囤盐”现象,专家表示: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严格,食盐产量充足,没有必要模仿韩国民众的抢购行为。
目前,我国盐产业来源有井盐、湖盐、海盐,分别占61%、17%、22%。
广东省盐业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省各市级食盐储备充足。
食盐品质亦持续受到监察,一旦发现异常,便会立即采取行动,确保市民用盐安全。
针对日本排放核废水,广东还将严密监测海水水质,定期送检放射性元素检测。
福州市商务局也提醒市民,目前食盐供应充足,不必恐慌,大家要理性看待韩国民众抢购食盐现象。
针对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中方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目前,我国海关总署也针对日方行为宣布了相关反制措施。
自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包括食用水生动物。
当我们审视日本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入海洋引发的囤盐现象时,应该更深层次地分析民众的担忧,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无疑将对国际海洋环境造成长远影响。
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海洋环流等因素来看,我国的盐资源主要来源于井盐、湖盐和海盐,并不会受到日本核废水排放的直接影响。所以大家没必要盲目跟风抢购盐。
但这种囤盐现象的出现,恰恰体现了民众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焦虑与担忧。
这种情绪蔓延速度快,极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也为我们加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和风险意识教育敲响了警钟。
希望有关部门积极加强对民众此类事件风险知识的科普,媒体也承担起引导舆论的责任,让民众勇敢面对危机,而不是陷入恐慌。
对于这次的“盐潮”,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