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华财经北京8月30日电 农村厕所改造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十四五”期间,农村厕所革命仍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点工作,未来推进过程中应着力避免“重改造,轻维护”“模式死搬硬套,缺少因地制宜”等误区,通过建立联动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突破技术瓶颈制约等,统筹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全国卫生厕所的推广普及比例显著提高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改造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应有之义。近年尤其是2018年以来,全国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在资金扶持上,2019-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144亿元,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中央预算内投资60亿元,支持中西部省份以县为单位推进厕所粪污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排7.8亿元,对39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县市区进行激励支持。在技术支撑上,组建农村厕所建设与管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编制3项农村户厕建设国家标准,印发《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等。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实施,全国卫生厕所的推广普及比例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2018年以来,每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在东部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在95%以上。
厕所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部分地区为建而建、为改而改,搞突击建设,追求规模扩张,特别是东北寒冷地区、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中部一些经济欠发达、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上述问题如不进行妥善处理,不仅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步伐,还会影响农村生态建设,甚至削弱地方基层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未来农村厕所改造应避免的误区
“十四五”期间,农村厕所革命仍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总结近年各地实施厕所革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未来应避免以下误区。
一是注重改造数量,忽略质量实效。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尚无建设地下管网,农村污水排放设施、排放标准、维护管理意识、技术路线和技术要求等不完善。目前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有些人员对建设标准不清楚,导致新建厕所存在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新建厕所无害化处理效果和后续的使用,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弃用情况。在设施采购环节,受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采购的设施设备功能简单、缺乏质量保障,有的是城市列入淘汰的产品。
二是重视厕所改造,缺乏管理维护。建好厕所只是第一步,管理维护必不可少。近年部分地区曾出现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现象,缺乏粪污收集处理体系、后续管护机制。如在厕改的基本硬件设建设完成后,设施坏了没人修,厕所满了没人抽,粪污抽走难处理,处理粪污难利用等,对环境污染严重和农民生活造成不便。
三是模式死搬硬套,难以因地制宜。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习俗等差异巨大,部分地方改建厕所方案严重偏低地方实际情况,技术模式上存在死搬硬套的现象。如在东北寒冷地区建设室外水冲厕所,由于没有考虑到北方冬季寒冷、管道冰冻堵塞等实际情况,冬季基本无法使用;在西北干旱地区建设需要水冲的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等,农村地区水资源尤其匮乏,使用效果肯定受限。
四是地方大包大揽,群众参与度低。村民是厕所革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但在厕所改造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地区的群众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水平较低和缺少话语权,村民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弱势位,地方政府大包大揽,群众参与程度角度。无论是改厕类型、补贴力度还是工程监督上,群众都是被动的参与者,缺少利益表达的有效渠道,在自身利益遭受损害时,也只是更多地被动等待。
统筹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厕所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建立联动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突破技术瓶颈制约等,“重质量+强实效”,统筹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务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农村厕所革命要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其中,省级负责本地区厕改的重要技术攻关、基层厕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探究厕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市级指导县级厕改工作、积极宣传厕改精神、组织厕改技术培训等;县级积极落实厕改工作、提高厕改实施效率、提升厕改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听取群众意见及时修正厕改工作等。省级主要打造服务平台、市级做好指导和规划工作、县级灵活执行和不断推进,通过三级联动机制促进农村厕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群众是农村厕所改造的需求者、受益者、维护者,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接受度、参与度。通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宣传活动,多层次、全方位、深入农户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转变农民群众传统思想观念,调动农民改厕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制定公众参与、高效便民、因地制宜的政策,以提升村民对政策的支持与投入。同时,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参加改造厕所使用与维护、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厕所建设及运行维护水平,真正使得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宜居。
三是加大创新突破关键性技术瓶颈。目前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一定程度还处于普及阶段,现有卫生厕所类型有明显的局限性,技术储备跟不上厕所革命的需要,未来需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研发出成本低、使用方便、经济性好农村户用厕所。特别是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科技支撑,将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散养畜禽粪污等统筹协同处理,遴选、推广绿色环保、节本高效的实用性技术,尽快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实用技术模式。
四是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农村厕所革命不仅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还关乎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需建立健全制度化、标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规范管理、专业维护和精细服务。因此,厕所改造、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等还需充分发挥地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等。如在粪污抽取、粪污运输、粪污处理和粪污利用等环节,基层单位可通过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或者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其搭建利益联结平台,既能缓解基层单位人员紧缺问题、又能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解决种植业施肥问题,还能借鉴养殖主体畜禽粪污处理的先进技术、有效的管理经验,促进粪污的科学利用,实现农村厕所改造与粪污处理利用有机统一。(中经社分析师李连敏、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玉斌)
新华财经客户端2021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