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重组科技部:加减之间释放不同寻常深意 | 新京报专栏

添加时间:2024-01-25

/

动态重组公司_重组公司_重组动态公司名称

3月3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研究员刘晓迪在实验室调试设备。图/新华社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终于揭开面纱,其中有关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的改革措施力度大、导向性强,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

“缩权瘦身”不是削弱权责

从明面看,这次科技部重组方案,首先集中表现在“缩权瘦身”,也就是对原有职能做减法,科技部原有一些职责分别划入农业农村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等。

与此相对应,原本为科技部直属的部分事业单位也被划出。另外,科技部不再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这部分职能将划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重组后的科技部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主要负责指导监督科研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科研成果的评估问效。

那么,怎么看待这次改革,科技部的“缩权瘦身”,是不是意味着削弱科技部管理权责?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做减法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不同职能部门的关系和细分职能,提升各个机构实际运作的效率;有效避免施政、决策的过程因分头管理造成的各种梗阻现象。

科技部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旨在把科技政策的制定与经费分配权相分离,有利于科技部更加公正客观去监督、检查和评估科研项目的成果,确保科技部从许多繁杂的分钱、分物、定项目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制定宏观战略和政策方面。

一句话,这次以“缩权瘦身”为标志的改革举措,是为了加强科技部的统筹、协调、政策制定等宏观职能。

讨论这次科技部重组方案,更应该看到,本次机构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中央科技委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技部整体承担。

这一举措,更是向全社会释放一个信号,表明在人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期,在科技领域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重组动态公司名称_重组公司_动态重组公司

重组公司_动态重组公司_重组动态公司名称

3月3日,技术人员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番茄工厂”内查看作物长势。图/新华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适应新局面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

当前,以信息、生命、制造、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全球重大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快速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领域、创新方式和创新范式深刻调整,全球创新版图正在重构、全球经济结构也处于重塑中,全世界范围科技创新生态发生重大变化。

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强化重大前沿技术部署,全球前沿科技发展竞争激烈。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中国视为“唯一既有意图也越来越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出台了许多针对性极强的,以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为目标的举措。

面对人类历史大变局时代,我国发展既迎来新的战略机遇,也面临不少现实制约。

我国市场规模庞大、人才资源富集、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场景丰富,存在着不容否认的竞争优势。但也必须看到,原有的科技体制存在诸多弊端,要在这一场全球性的科技创新中力挫群雄,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极为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再考察这次机构改革中重组科技部,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也许更能看清这次改革的深刻含义。

如果说成立中央科技委,显示了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那么重组后的科技部将整体承担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事实上将大大提升科技部作为管理机构的权威性。

这有望改变以往科技部受限于行政级别,在拟定国家层面科技战略方针及政策的能力不足的困境,更好地发挥科技部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职能。

正如有科学家指出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科学研究的很多方面走跟踪模仿,技术引进的道路。也就是说,我们的许多创新,属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但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科技发展必须从跟踪前沿趋势、引进技术阶段跃升至加强基础研究、追求原始创新、实现自立自强的阶段。

这是一种难度空前的挑战。原有的科技体制改革很难适应变化的新局面,这次重组科技部,是我国朝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我们也期待通过优化我国独具特色举国体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摆脱被“卡脖子”的困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来推动经济体系升级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撰稿/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nxdls.net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