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沿着进村的柏油路,穿过曲折迂回的村庄小巷,来到茂南区袂花镇椰子村龙珠广场,乍一看,绿草茵茵,流水潺潺,曲径通幽,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乡村公园”呈现眼前。然而公园暗藏“玄机”,其中的“生态塘”承担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功能,不远处的田园里,一名村民正用经过处理过后排放出来的尾水浇灌农作物……
该村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心之上建起休闲公园,实现“臭水塘”到“景观塘”的华丽转身,打造了一个村民茶余饭后休憩的好去处,极大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茂名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行再推动、再落实,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而椰子村的“生态塘”就是茂名开展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一个缩影。
聚焦目标任务,农村污水治理取得新突破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是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当,许多村庄的污水直排成为黑臭水塘污染的源头。然而,随着茂名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乡村生态环境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月27日,茂名市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议暨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广会议。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飞在会上指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聚焦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奋力推进茂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茂名市紧紧抓住省在该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试点工作的契机,积极开展治理试点示范,努力探索茂名治理新经验、新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3年茂名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需提高至60%以上。截至10月13日,全市20905个自然村已有12611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60.33%,提前完成年度治理任务目标;已建设施4302座,正常运行设施4011座,正常运行率为93.24%。
坚持顶层设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见成效
近年来,茂名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百千万村工程”工作部署和要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2023年5月率先印发实施《茂名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工作手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资源化利用工作。在推进过程中,茂名坚持做好顶层设计,组织各地各相关部门以及技术团队对茂名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特点、治理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结合工作实践,初步总结出了坚持以资源化与有效管控利用为主,因地制宜实施“纳大厂、建小厂、不建厂”的茂名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努力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效果。“纳大厂”即标准化,将城镇周边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优先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体系的模式;“建小厂”即设施化,对人口多并居住集中的村庄采用建设简易治理设施的模式;“不建厂”即资源化,在人口少且居住分散的村庄推广资源化利用模式和厌氧式、无动力、小区域的生态处理技术。
茂名市常住人口小于200人的自然村有13652个,占自然村总数65.3%,而且分散分布,村周边普遍分布有大面积农田、林地等消纳场地,开展资源化利用有着先天的有利条件。在这些村庄,以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处理为原则,依托自然的污水走向及原有的管渠收纳生活污水,至少可节省50%管网建设成本并降低后续运维管理成本。
打造典型示范,为生活污水资源化提供参考
茂名市积极探索资源化与有效管控利用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与有效管控的示范点,以示范项目为引领,指导全市各地结合实际推广资源化与有效管控利用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目前,全市已打造7种可复制可借鉴的资源化利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模式。“现在方便多了,我们不用到远处挑水浇菜了,这些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后流出来的尾水就可以用了,就地取材,又不浪费又实用。”村民梁姨说。
茂南区作为全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5个试点示范县之一,在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坚持分片就地就近的原则,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黑臭水体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创新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利用化的治理新模式,一体解决村内污水问题,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将镇村景观和经济效益整合提升。
茂南区袂花镇椰子村因地制宜采用“格栅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态沟+生态塘”的治理工艺,将原来的黑臭水塘改造成景观塘。在椰子村,一棵棵生长茂盛,植根发达的“美人蕉”和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出现在椰子村污水净化塘中,刚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态塘的引入,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清澈的水面上,鲜花盛开,芦竹摇曳,蜻蜓时而在水面点水,时而悠闲地在花丛中飞着,给人一种宁静宜人的感觉,在早晨和傍晚时分成为村里男女老少“打卡”的休闲场所。
“以前这里是一口被遗弃的鱼塘,全是垃圾和污水,一直没人打理,时间久了散发出很难闻的气味,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现在改造得很漂亮,空气清新,不仅美化了环境,又多了一个休闲的小公园。”住在附近的芬叔说。
电白区沙琅镇会业村采用五级净化池收集处理污水,经过滤沉淀,厌氧发酵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后用于农田灌溉,进行资源化利用。据了解,今年电白区在涉农资金及驻镇帮镇扶村资金中安排962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基础上,还安排2000万元用于沿海沿河排污口附近自然村污水治理。截至目前,电白区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进行污水治理的自然村已有819个。
高州市从2019年开始,便在省、茂名市的统一部署下,分阶段开始对全域农村生活污水进行系统治理。截至目前,高州市已完成农污治理的自然村有3731条,完成进度64.08%。其中,高州市石鼓镇官塘村是采用管网+收集池+五级水解酸化+沉淀净化+灌溉回用的工艺打造资源化利用的示范点。除了石鼓镇官塘村外,石鼓镇上垌村委会屋昌村、深镇镇造贤村委会前进村、宝光街道曹垌村委会新坡村、云潭镇珍珠村委会珍珠村、曹江镇林村村委会下山村、分界镇杏花村等,目前高州市已有2899条自然村采用污水资源化利用治理模式,占比77.7%。据了解,今年,高州纳入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的20个自然生活污水建设项目,已于10月底完成硬件设施建设,又一批实现资源化利用的美丽村庄涌现。
化州市长岐镇三坟村在原有排污沟渠的基础上优化管网设计,采用水解酸化工艺设施,利用现状沟渠改造为生态沟,以节省工程材料及人力建造成本。收集后的污水经过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后,排入生态沟进行消纳利用。通过这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不仅能够解决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还能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养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信宜市金垌镇双旺村利用原有沟渠增加连接管网收集污水,经过厌氧、沉淀等预处理后,排入生态沟渠处理,尾水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后回用于周边农田、草地受纳体。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后岭园村采用“三级水解酸化+生态塘”工艺处理污水达到农用灌溉标准后用于农田灌溉。
据统计,2021年以来至今,茂名市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村6899个,占已完成的54.7%,相较于2021年底提升了30.3%,每年完成了3000多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探索芦竹治污,农村污水治理再上快车道
今年七月,省生态环境厅和省环科院的专家组到茂名对芦竹在污水净化效果方面的研究试验工作调研,并将高州根子镇元坝村委会书房村作为种植芦竹治污试验的选址。时隔三个月,书房村的生活污水净化池现在已经种植了一大片再力花、梭鱼草和花叶芦竹,而且生长茂盛,整个净化池开满紫色的花朵,花朵在风中轻轻摆动着,特别耀眼,经过这些植物吸附和净化处理后的尾水缓缓流出资源化利用的储水池中。
“这个污水处理池的改造,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环境质量,也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休闲场所。花叶芦竹的种植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村级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是粤西首个探索采用花叶芦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成功案例,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高州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从今年开始,茂南、高州以农村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为试点,大量种植花叶芦竹。花叶芦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快速生长和繁殖的特点,且根系发达,能够迅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芦竹适应于湿润的环境,常生长在湖泊、河流、沼泽等水域周围的湿地地带,它的根系能够在湿地中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的问题,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目前,茂名全市各地区已经种植了约6900株花叶芦竹,预计今年,茂名市计划继续种植约21000株花叶芦竹,以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其中,白沙河新坡合水段水生态提升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10月已开工建设。该项目利用湿地及生态岛、浅滩等区域种植约500平方米芦竹。另外,化州石湾河水生态提升项目已开工建设。此外,全市部分农村污水项目也将采用人工湿地工艺,预计可种植约300平方米,约5500株芦竹。茂名种植花叶芦竹开启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的举措将为茂名的可持续发展和在农村污水净化效果方面的研究试验和应用提供帮助。
统筹整合资金,推动资金多元投入创新驿站模式
做到一次建设、长久使用需要在运维管理、技术能力、资金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坚持“规建运管”四统一原则,整县推进,能解决农污治理覆盖率问题;创新农村污水治理资源驿站模式,产业收益反哺,能部分解决农污运维费用问题。此外,针对茂名是全国面积最大商品鱼基地的这一产业优势,该相关负责人建议,茂名抓住广东省开展EOD模式试点工作的契机,可通过渔光互补“投资建设+产供销服务+污染治理”EOD模式,高效筹集农污建设资金,创新示范引领。据了解,茂名继续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推动资金多元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围绕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任务提前谋划项目入库,争取中央和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市县加大涉农资金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每年度都要落实不少于20%的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总结化州市和滨海新区EOD项目申报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谋划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下绿色项目,整合当地资源,挖掘收益来源,在严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前提下,有效申请专项债券,切实为农村生活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茂名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突出短板,因地制宜选择标准化、设施化、资源化等治理模式,优先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努力实现治理成本最优化和治理效果最大化。同时,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一体落实,深入推进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