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核污水,该提议一出便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不够负责任的做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表示,尽量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是原则,把核污水向外排放,原则上就是不应该的。
一直以来,公众对于涉核事件都异常敏感,而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要将存量如此巨大的核污水排入大海,无疑是将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置于巨大且不确定的危险之中。
核污水里都有啥?
自2011年发生事故,福岛第一电站的核反应堆停止运转距今已有10年时间,其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主要包括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事故后为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
“福岛事故后,东京电力公司设置了事故放射性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并设置了大量贮罐,用来贮存经处理净化后的废水。”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表示,这些经处理后的废水,依然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
核污水的影响时间与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有关。所谓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强度达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以半衰期约为两年的铯134为例,在经历5个半衰期后,放射性强度降为初始值的1/32,这意味着经过10年左右时间,铯134在环境中已衰减到可以忽略不计。铯137半衰期则长达30年,放射性强度降为原值一半需要30年。换言之,即使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了32年,铯137仍可能存在于环境中。
为何要往海里排?
历史上发生诸如切尔诺贝利、三哩岛等多起核事故,但没有发生过类似福岛产生大量废水的核事故,因此,也没有核事故处理后废水向海洋排放的先例。
福岛核电站内部存储了1061个经过各种处理后的核污水废桶,目前9成已装满,预计到2022年秋季达到极限。这些储量高达百万立方米的核废水是重大安全风险源,存在地震、海啸等因素可能导致的巨大风险。如何妥善处置废水,已经成为日本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福岛核事故产生的大量废水除了排入大海之外,还有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等多种方式。不过,目前来看,这些方式在法规、技术和时间方面带来了太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而对于日本政府而言,在时间和经济成本方面,“排污入海”无疑优势最为显著。
“核污水排放对海洋环境影响程度,取决于所排放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浓度、总量、排放位置和排放时间,以及特定放射性核素与沉积物、海洋生物等海洋环境关键要素相互作用等复杂过程。”刘新华表示,目前,还没有由国际第三方机构对处理后核废水进行检验再排海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检验程序和标准。
对我国有何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在福岛外排放还是公海排放,核污水都将对中国海域产生影响。”4月13日,一名不愿具名的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
该专家表示,如果排放位置选择福岛外,在黑潮延伸体及北太平洋亲潮洋流的持续作用下,核污水含有的核物质主体将向东扩散,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将是主要受影响区域。同时有一部分核污水通过西太平洋潜沉过程影响中国海域,具体量化影响结果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海洋大循环角度分析,北美处于放射性核素运输通道上游,其环境辐射水平监测、评估结果对中国具有警示和借鉴意义。如果核污水排放位置为公海,对中国海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
有分析指出,由于核污水中放射性物质半衰期高达几十年甚至几百上千年,足以让核污水顺着洋流在北太平洋环绕一周,不仅将影响到中国等10多个沿途的国家和地区,海洋中的生物也会遭到辐射污染。
另有专家强调,目前人类尚缺乏对进入海洋的人工放射性污染物质进行有效处置的技术,只能通过放射性物质自身衰减和海洋水体的稀释扩散降低污染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