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宏观动态★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840亿元
央行今日进行46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547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840亿元。
央行行长潘功胜:2024年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表示,2024年,总量方面,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在节奏上把握好新增信贷的均衡投放,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结构方面,将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落实好我们不久前发布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要注重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价格方面,兼顾内外均衡,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经中央批准,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潘功胜介绍,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提升了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普惠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下一步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李云泽: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开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下一步,中国内地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研究一批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金融开放举措,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未来中国内地金融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改变,对外资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改变,为外资提供更好营商环境的方向不会改变,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李云泽称,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国内地金融业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外资机构深度参与内地金融市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证监会:大力推进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 更好回报投资者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质量突出体现在给投资者的回报上。上市公司要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没有合理的回报就不是合格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买股票是要回报的,股市的长期回报要能高于存款、债券的收益,才是更加可持续的。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回报要求,大力推进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更好回报投资者。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市场化并购重组,激发经营活力。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对重大违法和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不能把没有长期回报的公司带到市场上来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表示,我们将健全保荐机构评价机制,突出对其保荐公司的质量考核特别是对投资者回报的考核,不能把没有长期回报的公司带到市场上来。
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介绍,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在前期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价格实现相关因素纳入对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运用市场化的增持、回购等手段来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信用卡累计发卡量降至7.79亿张,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1月23日发布的《2023 年第三季度支付清算行业总量指标》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信用卡(含借贷合一卡)累计发卡量降至7.79亿张,较年初减少近2000万张,同比下降3.47%,环比下降1.00%。该协会此前数据显示,信用卡(含借贷合一卡)累计发卡量于2021年四季度首次突破8亿张,2022年三季度顶峰时期达到8.07 亿张。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自2022年四季度开始,信用卡(含借贷合一卡)累计发卡量已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许正宇:香港股市表现受多方因素合力影响,并无异常行为
第17届亚洲金融论坛于1月24~2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主题为“多边合作 同谱新篇”,旨在探寻新形势下的新机遇。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出席今日会议,论坛期间许正宇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在被问及香港股市过去几年的表现时,许正宇坦言,香港股市与其他资本市场一样,可以说是经济的晴雨表,现在全球经济进入新模式,供应链重构、地缘政治摩擦不断、利率高企、经济增长放慢,都对微观经济形成冲击,自然包括香港在内也会受到波及。作为政府机构,重点就是要确保市场运作能够顺畅,香港市场的运作并没有出现异常行为。而且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规模一直稳健增长,中长期而言,香港金融市场面对的机遇肯定大于挑战。
中国和瑙鲁恢复外交关系
据央视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瑙鲁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
约180人,代表团抵京!
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经济新闻》1月24日报道,由日中经济协会、日本经团联、日本商工会议所等机构组成的代表团23日抵达北京,参加了中方组织的欢迎宴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负责人在致辞时表示,相信双方经贸合作将进入新阶段。
受疫情影响,这是日本经济界高层代表团时隔4年零4个月再度访华。在日中关系遇冷的当下,双方将就经济领域合作进行交流。据悉代表团将与中方讨论去碳化、稳定供应链等事宜。报道称,此次访华团成员约有180人,团长由日中经协会长进藤孝生(日本制铁董事长)担任。
★金融机构★
百联股份、国泰君安等于上海成立私募新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百联国泰君安一号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注册资本4.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百联股份、国泰君安全资子公司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国泰君安及两位保荐代表人被出具警示函
24日,安徽证监局发布一则行政监管行政监管措施:经查,国泰君安证券、李懿、蔡伟成,在保荐滁州多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导致出现对发行人董监高资金流水的穿透核查程序不充分、资金流水核查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安徽证监局对决定对国泰君安、李懿、蔡伟成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市场数据★
收评:沪指V型反弹收复2800点,大金融股午后全线爆发
截至24日收盘,沪指涨1.8%,深成指涨1%,创业板指涨0.51%。市场全天V型反弹,沪指领涨。盘面上,金融股午后集体爆发带领指数反转,首创证券、光大证券、新力金融、南华期货等多股涨停。上海本地股持续活跃,上海凤凰、上海物贸、开开实业、龙头股份、上海三毛等超20股涨停。中字头个股盘中异动,中铁装配、中油资本、中视传媒、中公高科等涨停。下跌方面,光伏等赛道股陷入调整,石英股份跌停。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近百股涨超9%。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66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26亿元。板块方面,多元金融、上海国企改革、证券、中字头等板块涨幅居前,BC电池、半导体、MR、电力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40.62亿元
截至1月2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070.3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2.6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263.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7.98亿元;两市合计15333.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0.62亿元。
★公司动态★
俞永福内部回应饿了么被收购传闻:假的
据晚点,针对市场上抖音收购饿了么的传闻,2024年1月24日,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兼饿了么CEO俞永福在公司内网向全体员工明确辟谣,称“假的终归就只能是假的”。俞永福回应称,“大家可能会觉得从我这里听到最为权威,那就再次正面回应大家。”
途虎起诉京东养车:“震虎价”影响商誉,要求赔偿500万元
据澎湃新闻,上海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途虎养车主体公司)向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包含北京汽广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养车主体公司)在内三被告赔偿500万。起诉缘由系此前京东养车曾推“震虎价”对原告商誉造成影响,途虎主张被告在全渠道删除“震虎价”相关表述。资料显示,去年9月26日途虎养车在港交所上市。当日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汽车事业部总裁缪钦在朋友圈发文称“恭喜友商挂牌上市,近期,大家也看到京东养车推出了‘震虎价’,在此我想邀请大家一起监督,所有‘震虎价’商品都要比友商低5%!”2023年6月,京东零售整合整车、车品、二轮及养车全渠道等业务和团队成立新的京东汽车事业部,“震虎价”是汽车事业部所属的京东养车推出的低价营销活动。截至发稿,途虎方面未有回应。
山东多家国企成立投资合伙企业,出资额75亿元
天眼查显示,近日,山东省鲁资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兖矿(山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75.0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合伙人信息显示,该企业由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
特斯拉据悉计划在2025年中期生产新型电动汽车
据路透1月24日消息,多名知情人士称,特斯拉已告知供应商,希望在2025年中期开始生产代号为“”的新型大众市场电动汽车,其中两人将该车型描述为紧凑型跨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