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要知道,这里面很多产品都是长期锁利3.5%一辈子的,还写进合同,但现在保司自己的投资收益率甚至都不到这个数,更不要说以后了,怎么做这个保证呢。
好处都给了消费者,未来遇到风险还得整个保险行业共同担着!即使保险公司愿意豁出去,保监爸爸也不愿意啊。
所以对不起了,如果你自己的实力不够硬,那就得多交“保证金”。
有了这个多交的“保证金”,底子厚了,不但大家的保单利益有更好的保证,也有利于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只是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保险公司就得多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不能乱来了!
别看只多了0.15%,真的实行下来,每年可以多增加上百亿资金!这些“损失”可都是保险公司的,到最后谁来承担呢?
大概率只能减少产品让利来平衡了!长期健康险比如重疾,就是多交保费,年金和增额终身寿就是少领钱。
降息
但其实整个保险行业也在跟着“降息”。
20年前,一张趸交一万的保单,就能保证被保人55岁后月入7095一辈子,假如活到80岁,折合复利接近9%。
3年前,保妹自己买的年金险,2万5年交,可以换65岁一辈子的每年2万一辈子,就算64岁退保,拿回现金价值也有30.3万,折合复利也有接近4%。
这些利益实实在在的写进合同的,但同时也现在的产品无法做到的!
为啥无法做到?这都跟预定利率有关。
预定利率是什么呢?它虽然不代表客户到手的真实回报率,但它代表着保险公司在合同里面能给到客户的让利天花板。
一旦保司在设计产品上把承诺兑付给客户的保单利益做到顶了,那么预定利率一下降,这些产品必然是后续产品无法超越的。
这20多年来,预定利率都是贴着存款利率走的。上面说的那些产品,自然会随着预定利率下降而一去不复返。
“降息”后的储蓄险长什么样子,咱们来看看存款利率低的地区的保单就能看出端倪。
比如日本,这个老龄化最深的国家,利率长期都在0左右徘徊,保险预定利率很早之前就已经在1%左右徘徊。
前段时间保妹还看到朋友分享的一个教育金保险,275万日元总保费,21年后总共才拿回300万日元,算一下IRR,真实回报也只有复利0.61%。
再看香港保单,看保妹朋友分享的保单,收益看起来的倒是很可观,18年生存利益能翻一倍,但基本上都是不保证的,而真实写进合同的那些18年才刚回本。
香港的储蓄险基本也都是这种靠浮动收益来吸引人的,保证给的很少。
台湾的保单就更低,不但预定利率只有0.75%,连浮动的都只有2%。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十年,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退休后,老龄化大背景下,存款利率还是大概率要向下走的,咱们很有可能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低通胀,低增长,低利率成为新常态。
而那个时候的储蓄险,给到客户的收益不一定变低,但能保证的一定会越来越少,甚至接近无。
万一真的遇到兑付风险了,保底之上,是保险公司保证客户的利益,还是客户保证保险公司的利益呢?
在再回看现在的储蓄险,还可以让我们躺赚接近3.5%复利一辈子,风险都是保险公司担着,用来躺平养老可不就是美滋滋。
抓住储蓄险的产品红利
所以保妹建议大家抓住最后的3.5%预定利率下的产品红利。
从远了看,是保险行业的“降息”,未来的产品一定是倾向和保险公司共担风险模式,浮动的越来越高,保证给的越来越少。
从近了看,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些优秀产品,不乏是设计上过于“激进”的老产品,这个激进虽然有利于消费者,但不利于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逃不过监管的“风控”。
虽然预定利率没下降,但眼看一年以上的定期和国债等无风险收益越来越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不尽如预期,保监会已经开始风控了!
上一年的顶流增额寿停售潮就是这个“风控”的推动。
参考阅读:快上车!顶流增额寿要被“团灭”了!
今年年初新出的保险保障基金涨价和人身险负面清单,预示着这场风控还在继续。
参考阅读:增额终身寿又上“负面清单”,还值得买吗?
我们行内人能感受到的,就是新出的增额终身寿保单利益涨的越来越慢。
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保单利益,都完全比不上一些打了擦边球暂时没被下架的优秀增额护理险,增额两全险,还有增额终身寿老产品。
而事实上,我们年初测评的几个好产品,加减保无限制的金玉满堂2,保单利益跻身第一梯队的增多多3号,收到消息,如无意外,下个月底也要下架了。
这个月底前下单,还可以送基因检测服务。
我们很多买了预定利率4.025%年金险的客户,上一年买了如意尊,利多多等客户,回过头来看如今的产品,都庆幸自己买的早。
年金和增额终身寿的产品红利稍纵即逝,如果你也希望能提早锁定未来,让自己养老安心“躺平”的同时,还能成为那个“捡便宜”的人,就抓住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