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日本决定将超过120万吨有毒的废水排入太平洋,让海水来稀释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这一污染海洋行径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大多数人反对。
福岛核泄漏计算机模拟
有意思的是,西方几个国家对这种恶行保持了沉默,态度比较暧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日本向海洋强排核废水真的没问题、不会污染环境?当然不是。事实上,太平洋、大西洋甚至北冰洋早就是巨大的核垃圾场了!
国际原子能机构报表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资料,从1946年到1993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共向海洋里倾倒了远超20万吨固体核废料,其中单美国一家就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扔了至少19万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质!
这还不包括美国1946-1958年间在太平洋28次核爆炸造成的严重污染;苏联向北冰洋倾倒了190万立方米核废料,还将报废核潜艇和16艘潜艇的反应堆扔进北冰洋;美国则有至少6艘核潜艇沉入1700~5500米的海底,有的上面甚至还带着核弹头。
美国船舶将核废料抛入大海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核能被归类为一种清洁能源。的确,除了建造核电站、开采、运输和提取铀之外,核电站在发电的过程中极少消耗化石能源,也几乎不排放像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看,核电厂比大多数燃煤燃油电厂要好许多——在不考虑核废料处理的前提下。
核废料通常都是找个地方埋起来
在核聚变技术成熟前,全世界绝大多数核电站使用铀作“燃料”。铀-235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原子核里有143个中子,由于中子数量太多,它会自己发生衰变。在遇到外部中子加入时,铀原子核也会裂开、同时向外释放出中子,新的中子又会轰击其它的铀原子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链式反应。铀在衰变和裂变的过程中释放热能,科学家通过控制铀裂变的速度并且将热能收集起来加热水,再利用水蒸气来推动蒸汽轮机,就能产生电能了。
这不是烟囱,是核电站的冷却塔
问题在于,核原料里的铀并不会全部“燃烧”干净,当燃料棒里铀-235的浓度降低到一定数值,它释放的热能就不足以拿来烧开水,于是核电厂需要把反应堆里的乏燃料棒抽出来,换上新的燃料棒。乏燃料棒里边除了剩有少量铀-235外,还含有铀裂变后随机产生的众多新元素,这些新元素有些没有放射性,另一些比如锶-90、铯-137、锝-99等等依然有很强的放射性。这也是乏燃料很难再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你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来清除那些不需要的物质,其中镧系元素会降低燃料的热导率,而这不像从花生堆里筛豆子,想除掉杂质很难。
核能发电说到底是一种商业活动,它遵循商业规律,成本太高不赚钱的事情没人愿意干,于是核废料大多就被丢掉了。
1984年日本将大量核废料抛入太平洋
所有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有法律严格规范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你不可能随便把它们丢进垃圾堆里,而是需要在处理之后密封在桶里,然后再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或者埋到地下,经过几千万甚至几十亿年之后,它们才变得安全(那时候地球或许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样需要花钱。
最节省的办法是什么呢?偷偷把它们丢进大海里。
美海军士兵将装有核废料的桶推入大海
海洋十分广阔,它的总面积达3.6亿平方公里,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除了少数沿岸地带,地球上绝大部分是公海,没人管。于是有些处理核废料的“企业”会将装了放射性物质的铁桶装上船,再偷偷丢到海里去,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绿色和平组织追踪拍摄船只抛弃核废料的过程
装核废料的铁桶并没有经过耐腐蚀处理,在海水长时间浸泡下,铁桶会锈蚀腐烂,里边装的放射性物质长时间暴露在海水中,给海水以及周围的海洋生物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核废料中大多数辐射物质都可以被生物体吸收,特别是铯-137、钛-90能通过与钾和钙等营养物质相同的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它们衰变时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DNA,导致其复制时出现变异。
大西洋海底的核废料罐
日本声称已经清除了核废水里残余的危险放射性物质,仅剩下氚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清除。氚对生物体的危害不大,因此将废水排入大海进行稀释似乎没什么问题。这里的一个矛盾点就是:福岛核电站每天产生150吨污水才导致储水罐不够用,既然现在水处理后是“安全”的,为什么不利用罐子里的水循环冷却核反应堆呢?鉴于东电公司曾经多次隐瞒事实,有撒谎的传统,我们有理由怀疑其排放核污水的安全性。
覆水难收
美欧诸国多年来向海洋中倾倒了大量核废料,这些东西对海洋生物以及间接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已经有目共睹,但现在要想将海底的核废料打捞出来几乎不可能办到,也没有任何公司愿意承担天价费用。日本再向太平洋中倾泻的是污水,一旦实施就更没有可能挽回。
太平洋非任何一国私有,它是全人类共同家园的一部分,对日本的排污行为我们必须坚决反对,采取措施阻止他们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