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环境保护这一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往日常生活中很多作为常识去理解、参与的事物,已不再符合今天的环保要求了。一次性用品越来越多,可是带给人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垃圾的排放;城市机动车的增加,是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可是尾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环保不只是一种观念,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环保不应该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知识的教化,只有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以最优化的方式将环保事业推上新的高度。
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
在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环保现状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1。绝大多数同学拥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并已将环保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今后我们的实际工作重点就在于调动小部分对环保不甚积极的同学,同时强化多数同学已有的环保观念;加强环保工作志愿者的招募以及管理工作,从自身做起,把环保做好、做深,为学校营造优美和谐的环境。
2。 大学校园内宣传环保的各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将来一阶段我们的环保宣传活动要采用更适合、多样的形式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把环保观念真正植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