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浪财经客户端:20只牛股年内股价翻番 基金抓稳其中13只
投资者在对公司进行估值时,最好能够亲自计算相关的参数,在计算的时候,尽量以市值和净利润来计算市盈率,避免用每股收益为基础来计算市盈率。否则容易造成投资失策。
本刊特约作者 耐力投资/文
一直以来,市盈率(P/E)在市场、行业或者个股的估值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此,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巨潮咨询网等多家机构都在定期发布行业平均市盈率,以供投资者参考,各种各样的股票行情软件和财经网站上也会公布每一家上市公司市盈率。这些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便于投资者随时参考,做出及时有效的投资判断和决策。
另外,投资者也都非常关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公布的每股收益指标。因为这个指标显示出投资者的每一份股份的真正价值是多少,或者说投资者能够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分到”多少钱。
然而,在现实中,各种财经网站、股票行情软件和上市公司所公布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指标却经常发生“混战”。
本文就以英威腾(.SZ)为例来做说明,目的是希望投资者在参考这些指标时谨慎核对,避免“误伤”。
上市公司同一时刻的不同市盈率
先以英威腾为例,来看看几家著名的财经网站公布的市盈率,见表1。
截至6月3日收盘时,英威腾的股价为13.64元,总市值约48.5亿元,每股收益为0.06元(准确数据应该是0.0594元)。但是,6家网站公布的市盈率指标就非常有趣了。如果忽略掉小数点后面的差异的话,那么6家网站公布的数据出现了4个版本:37、39、57、229。一家公司,在同一时间点,出现了4个不同的市盈率,而且差异竟然如此之大!如果按照创业板的行业板块进行比较,市盈率37,则这家公司的估值并不高,但是如果市盈率229,就严重高估了。
换成另一家上市公司,到这6家网站去查询,会发现同样的问题。比如,6月4日收盘后,万科A(.SZ)的相关数据如表2。
数据显示,万科的市盈率也有4个版面,去除小数点后面数字的话,分别是5、6、14和58。到底谁是对的?
市盈率该怎么算
很多投资者只知道市盈率计算的最常见公式: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或者是:市盈率=当前市值/上市公司净利润。
如果机械套用这个公式计算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很可能就犯大错了。比如凤凰网公布的英威腾的市盈率,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13.64/0.0594=229.63,万科的市盈率则是8.20/0.14=58.57。
我不知道这是凤凰网的一个严重疏忽和错误,还是他们自己刻意发明出来的新算法。
事实上,常用的市盈率计算方式有两种:静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也叫市盈率LYR (last Year Ratio),是以上一年度的净利润或者每股收益为基础来计算的,为了后面表达方便,我们用PE1和PE2分别表示:静态市盈率(PE1)=当前股价÷上一财年基本每股收益,或者是:静态市盈率(PE2)=当前市值÷上一财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滚动市盈率也叫市盈率TTM( Month),是以最近报告的12个月(四个季度)的净利润或者每股收益为基础来计算的,我们分别用PE3和PE4来表示:滚动市盈率(PE3)=当前股价÷最近4个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之和,或者是:滚动市盈率(PE4)=当前市值÷最近4个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滚动市盈率是引进国外经验。由于国外的上市公司财政年度各不相同的,而中国上市公司的财政年度都是自然公历年度。因此,国外公司最常使用的是TTM指标,因为“上一财年”这个时间段,对不同的公司意义完全不同,无法在相同时间点上做横向比较。
现在,很多财经网站又采用一种新的动态市盈率。它是以本年度第一季度开始的每股收益或者净利润为基础,预测本年度的每股收益和净利润而计算出来的市盈率,我们分别用PE5和PE6来表示:动态市盈率(PE5)=当前股价÷动态预测的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或者是:动态市盈率(PE6)=当前市值÷动态预测的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假如某公司201X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38亿元,而201X年的年报还没有出来,无法知道其全年的净利润,可以这样推算:先计算前三个季度的平均季度利润,然后再乘以4,就是全年净利润,即120÷3×4=184亿元;再以之除以当前的总股本就是预测的本年基本每股收益;如果最新的业绩报告是第一季度的,那么预测的全年每股收益和净利润直接乘以4即可。
仔细比较上面的公式,我们发现,雪球财经网使用的计算公式是PE2和PE4,新浪网在使用公式PE4计算TTM市盈率。而东方财富网、腾讯网和同花顺三家网站公布的市盈率,则是用公式PE6计算出来的。于是,各家网站公布的市盈率开始“打架”了。
每股收益一样混乱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
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司在一个运营周期内,总股本没有发生过变化,那么,事情还比较简单。总市值=当前股价×总股本;每股收益=总利润÷总股本;这样不管你用哪个市盈率公式计算,结果总是一样的(即PE1=PE2、PE3=PE4、PE5=PE6)。但是,如果在运营期间发生过股本变化,那么,公司在公布每股收益时,就要根据股本的变化对每股收益做出相应的调整。用调整过的每股收益计算市盈率,得出的结论又会不一样。
英威腾2013年年报中披露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如果用公式PE1计算6月3日的市盈率,则是32.48。又多出来了一个“参与者”!
再仔细看其年报,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23,483,875.06元,而年报中披露的期末总股本为355,753,500股。那么,基本收益EPS应该是123,483,875.06÷355,753,500=0.3741元,为什么会是0.42元?
实际上,投资者通常较为熟悉的每股收益是“全面摊薄每股收益”,直接用报告期的净利润除以期末的总股份数得出的。
但是,现在上市公司都需要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指标的计算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定期报告中将不再出现全面摊薄法计算的每股收益,取而代之的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相对于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进一步考虑了股份变动的时间因素及其对全年净利润的贡献程度。
那么,加权平均法是如何计算每股收益呢?中国证监会[微博]发布过一个专门的文件,即《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明确规定:“基本每股收益可参照如下公式计算:基本每股收益=P0÷S;S=S0+S1+Si×Mi÷M0–Sj×Mj÷M0-Sk。
其中:P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S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j为报告期因回购等减少股份数;Sk为报告期缩股数;M0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英威腾的每股收益计算是不是符合这个规定?我们查看公司年报附注中“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过程”,见表2。
表2显示,计算加权平均股数S的计算公式是没有错的,与证监会规定的公式完全一致。可是,S0=218,880,000,S1=131,328,000,S0+S1加起来已经大于他们计算出来的结果296,874,375了。这是怎么回事?
仔细检查,英威腾在实际计算时做了一点“变通”。来看其中的Mi参数,它给出了两个数字:7和3,我们试着这样计算:
S=S0+S1×7÷12+Si×3÷12=218,880,000+131,328,000×7/12+5,545,500×3÷12=218,880,000+76,608,000+1,386,375=296,874,375
这正是英威腾计算出来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那么,这里的数字S1和Si是怎么来的?
公司年报第42-43页“股份变动的批准情况”显示,“以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218,880,000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2013年5月16日,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成。公司的总股本变更为350,208,000股,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350,208,000元。2013年8月27日完成了《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所涉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授予登记工作,公司股本由350,208,000股变更为355,753,500股。”
由此可见,S1为131,328,000,是经过资本公积金10转6转增股出来的,执行完成时间为2013年5月16日。而Si为5,545,500,是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新增出来的股份,完成登记时间为2013年8月27日。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判断,英威腾在计算S的时候,是为S1这个转增股份做了7个月的时间加权,但是,给Si这个参数为什么做了3个月的时间加权呢?登记完成时间既然是8月底,那么做时间加权应该是4个月(从9月1日计算到12月31日)。
如果试着用证监会的要求来计算,结果如下:
S=218,880,000+131,328,000+5,545,500×4÷12=352,056,500
EPS0=P0÷S=123,483,875÷352,056,500=0.3508
而公司发布的EPS为0.42元,相比0.35元,提高了20%。
用同样的方法仔细查看了该公司2012年年报,英威腾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一样对资本公积金转增的股本(按照10转增8的分配方案转增的)做了7个月的时间加权(分配方案完成时间为5月底),因此,计算出来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如果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计算出来的每股收益应该为0.41元。0.51元比0.41元提高了24%。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