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每季度都要公布偿付能力的信息,看看保险公司的运行情况。
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 “偿付能力充足率”,通常按照百分比来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说明一家公司的的破产概率越低。
以偿付能力充足率 100 为例,专业解释是:未来一年这家保险公司破产的概率小于 0.05%,这概率可以说是极低了。
不过偿付能力充足率,其实是第一代的监管指标;
从 2016 年 1 月开始,我国正式实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简称 “偿二代”
这套标准不仅与国际接轨,而且关键指标更是超越了欧洲和美国现行的标准,核心目的就是对保险公司进行最全面的监管,并且所有信息都进行公开披露。
所以不要以为仅仅看 “偿付能力充足率” 就可以了,实际上目前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是立体的,还有风险综合评级、 评分。
来看一下具体的区别:
当保险公司同时符合以下三项要求时,即视为偿付能力达标。只要不符合任意一项,即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具体的三项要求:
看到这些,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糊涂了,对于保险公司的安全性,保监会是有一系列监管系统的,其实普通老百姓不必过分操心。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保单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理赔,相当于保险公司给我们打的 “欠条”。我们关心偿付能力,说到底是关心未来有没有钱赔。
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每季度都要公布偿付能力的信息,看看保险公司的运行情况。
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 “偿付能力充足率”,通常按照百分比来计算。
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说明一家公司的的破产概率越低。但其实偿付能力充足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像 2017 年的时候,招商仁和充足率就达到了惊人的 1846% 。
但很明显,这是因为招商仁和刚刚成立,目前还没有销售多少保单,股东的钱都在账上没动,需要承担的偿付责任很少。
如果以偿付能力充足率 100 为例,意味着未来一年这家保险公司破产的概率小于 0.05%。
按照保监会的要求,所以如果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 100%,就代表偿付能力不达标,这是比较严重的事情。
实际上如果综合偿付能力低于 120% 的公司,就已经要被保监会列为非现场检查的重点对象,进行重点关注了。
“想买百年人寿的康惠保 2020,但它的偿付能力有点低,到底能不能买?”
深蓝君在上半年收到大量类似的咨询,我也找到各家保险公司公布的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不达标的有三家:百年人寿、君康人寿、中法人寿。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偿付能力不达标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我们买保险有什么影响?
一、偿付能力不达标,为什么?1、 怎样才算偿付能力达标?
根据监管规定,所谓的 “偿付能力达标”,必须同时符合以下 3 个指标:
这些指标都是动态变化的,每个季度都会更新 1 次。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某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可以在保险公司官网找到最新的报告。
2、为什么偿付能力会不达标?
当你看到一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时,先不用焦虑,不同公司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以百年人寿为例:
如图所示,百年人寿近年的偿付能力呈下降趋势,而最新的数据是:
聚焦到最近两年,百年人寿只有两个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超过 120%,其他都在 100% 附近,不过总归是在 “及格线” 以上。
深蓝君跟身边的精算师聊了一下,发现百年偿付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 业务发展快,消耗大量资金
百年人寿在 2009 年开业,当年的保费只有 3 个亿,到了 2019 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 456 亿,翻了 150 倍。
说到互联网保险,百年康惠保、康惠保旗舰版、守卫者 1 号 等网红产品都为人所熟知…
目前百年在全国有 21 个省份有 390 家分支机构,业务要不断发展壮大,要开设更多分支机构,前期就得大量烧钱。
② 赚钱速度赶不上偿付能力下降
利润是偿付能力的重要来源,但百年人寿薄利多销的模式,导致 “造血能力” 不强。
就拿 2019 年来说,净利润比 2018 年缩水 67.49%。
总的来说,百年的问题更多是 “成长的烦恼”,并非经营出现了重大困难,所以我们也不需要过分担心。
二、偿付能力下降,怎么办?
当综合偿付能力低于 120%,就会被银保监会列为非现场检查的重点对象,但只要这个数字还大于 100%,一般不会采取具体的监管措施。
1、保险公司如何提高偿付能力?
提高偿付能力的常见方法包括:股东增资、发行债券、再保分出 等手段。
股东增资就是实打实地投钱,百年人寿近年就增资过很多次:
发债也是一种重要方式,每年都有大量保险公司从债券市场上筹集资金。
像百年人寿,2019 年 3 月就从资本市场上募集了 20 亿,这也带来当季的偿付能力迅速回血。
而 “再保分出” 相对用得少一些,相当于把业务员辛苦跑来的保费分给其他保险公司,会牺牲未来的一部分利润。
2、银保监会采取什么监管措施?
如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一步下降,比如说综合偿付能力少于 100%、核心偿付能力低于 50%,银保监会就会采取 “六项监管措施”:
① 责令调整业务结构,限制业务和资产增长速度,限制增设分支机构,限制商业性广告; ② 限制业务范围、责令转让保险业务或者责令办理分出业务; ③ 责令调整资产结构或交易对手,限制投资形式或比例; ④ 责令增加资本金、限制向股东分红; ⑤ 限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对风险和损失负有责任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责令公司追回其薪酬; ⑥ 责令调整公司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直接说结论:
银保监会除了可以 限制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比如不让增设机构、责令转让业务,还可以 对保险公司高管追责,比如责令更换高管,甚至追回已发的薪酬。
所以不到迫不得已,保险公司都不愿意走到这一步,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一个 必须死守的指标。
3、偿付能力越高越好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偿付能力也不是越高越好。
有数据有真相,我们先来看看偿付能力最高的 10 家公司:
如图所示,偿付能力最高的公司大多刚成立不久,例如第 5 名的国宝人寿是 2018 年才获批筹建。
对新公司来说,股东刚刚投了几十亿进去,保单还没卖出去多少,没有理赔责任,偿付能力自然就高。
所以说,偿付能力高不代表公司实力强。
股东投了那么多钱进去,说白了是想赚更多的钱,如果钱都趴在账上,那还不如自己存银行。
另外,要提醒大家,实际上偿付能力是一个动态值。
按照保监会的要求,每个季度保险公司都要公布自己的偿付能力,只看某一个季度的值意义是不大的,因为这个值是变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