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当地时间8月22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宣布,将从8月24日起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排放入海。按照计划,福岛污染水排放将持续至少30年。
与此同时,不少日本民众自发在东京首相府前组织集会,表达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的不满。
消息传出后,中韩股市盐类股纷纷大涨。近期,韩国海盐需求量激增,受日本计划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等因素影响,部分消费者和零售商开始囤积海盐,韩国政府也向市场投放储备海盐,以应对海盐市场波动。
7月26日,市民在韩国首尔一家超市购买政府储备海盐。新华社发(杨畅 摄)
近九成民众认为此举损害日本形象
据日本共同社8月19日至20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电话民意调查显示,高达88.1%的日本民众担心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将在很大程度上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日本“形象受损”。
调查还显示,81.9%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政府对核污染水排放的解释“不充分”,认为“充分”的仅占15%。此外,29.6%的受访者支持排放,25.7%的受访者反对,43.8%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或拿不定主意”,意见分歧较大。
受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等因素影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其内阁的支持率连日来持续下滑。
8月18日,日本东京民众聚集在日本首相官邸前,抗议将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计划。新华社记者张晓宇摄
日本共同社的民意调查显示,岸田内阁的不支持率已从上次调查的48.6%上升至50%,而支持率仅为33.6%,仍处于最差水平。
8月21日,日本水产联合会会长坂本政信重申,反对在未取得国民理解的情况下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海洋的立场没有改变。
坂本政信当天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时做出上述表态。尽管岸田文雄在会晤中承诺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帮助渔民,但坂本政信仍然表示反对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
此外,坂本政信当天在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时表示,核污染水一旦开始排入海洋,可能将持续数十年,日本渔业从业者对此感到非常不安和担忧。
美国和韩国默许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连日来马不停蹄,与各方就有关方案进行最后磋商。
8月20日,岸田文雄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视察核废水排放设施,并会见东京电力社长小早川智明等高层,要求他们以紧迫感尽最大努力确保安全,并对日本形象受损采取应对措施。他重申,核废水排放“刻不容缓”。
近几个月来,日本还就向海洋排放核废水问题向国际社会进行游说。
8月16日,韩国全罗南道高兴郡沿海地区,韩国渔民举着横幅参加集会,抗议日本计划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新华社记者 周思宇
8月18日,美日韩三国领导人在美国马里兰州总统府戴维营举行会谈。日方在会谈前透露,岸田文雄将在会谈中说明“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有科学依据,安全有保障”。
虽然最终这一问题没有作为公开话题讨论,但美韩双方均表示默许。据报道,岸田对美国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前称日本的海上排放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说法,韩国总统尹锡烈也声称“相信试验结果”。
涉盐概念股大涨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科学界不少人士对核废水处理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核废水排入海洋的长期影响提出质疑。东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家乙坂茂义表示,放射性氚在海洋中转化为有机结合氚后,在海洋鱼类和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令人担忧。他还强调了评估放射性核素长期影响的重要性。
不仅日本,世界各地对于核废水排入海洋的质疑声仍在持续。
在韩国,民众对此事一直抗议不断。7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80%至85%的受访韩国民众反对日本排放核废水的计划,担心这将影响海鲜和海洋环境。由于担心污染,韩国民众恐慌性囤积食盐,盐价连日飙升。
22日,韩国大象控股等盐业相关股大涨,市场预期日本福岛核电站废水排放前,消费者将寻求储存海盐。仁山股份一度涨幅高达30%,创6月12日以来最大涨幅;大象控股一度涨9%,创6月16日以来最大涨幅;Boratr上涨24%,Pulmuone上涨4.4%,Sempio上涨12%。
A股方面,截至发稿时,江燕集团涨停,大虎股份、苏燕精神涨幅均超过6%,主营核、化、生防御装备核心部件产销的捷强装备涨幅超过11%。
我们还能吃到安全的海鲜吗?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自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2.3451亿元,同比下降29%。《日本经济新闻》21日分析称,中国今年7月对自日本进口水产品全面启动放射性物质检测,进口量或受此影响出现下降。
中国海关总署7月7日表示,为防止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日本食品进口到中国,中国海关已禁止进口来自日本福岛等10个都道府县(市)的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将严格审查随附证明文件,严格实施100%检验,并继续加强放射性物质检测监测,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
面对日本政府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计划,很多人都担心自己是否还能在餐桌上吃到安全的海鲜。
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我国对从日本进口的食品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检测标准。从日本部分地区进口的食品、饲料必须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书和原产地证书;地方检验检疫机构必须对进口食品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检测合格的方可进口。自2012年起,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因此,我们要提高警惕,但也不用过于担心。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什么是核污染水?为什么要排入海洋?
核污染水是指核事故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受地震海啸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为了冷却反应堆,东京电力公司不得不不断向反应堆中注入淡水,并抽出反应堆周围被污染的地下水。经过处理,水中仍然含有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氚,很难去除。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积累了130多万吨核污染水,储存空间即将耗尽。
日本政府称,将污染水排入大海是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并声称经过过滤稀释的污染水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还承诺在排放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周边国家充分沟通,接受相关监督。然而,这些论调并没有让国际社会和日本民众信服,许多国家和组织对日本政府的决定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
核污染水一旦排入大海,不仅会污染福岛附近海域,还会影响周边国家的海域,甚至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所指出,福岛沿岸拥有全球最强的洋流,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部分地区,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受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将蔓延至全球各大洋。
编辑 | 卢向勇 杜恒峰 校对| 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整理自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深圳卫视直播新闻、江苏省疾控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