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也是初学者学习动物学时最先接触的动物。以草履虫为代表的纤毛虫在水体净化、监测方面有重要价值。本次实验主要介绍草履虫的净化及各种养殖方法,通过观察,掌握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好地了解有关原生动物的其他知识。
1. 实验准备
1.材料
干稻草、旧草席、干玉米穗、干荷叶、小麦粒、芹菜叶、干酵母、动物内脏(肝脏、胰腺、甲状腺等)、蛋黄、牛肉汤(牛肉50g,水100g,煮熟)。
(二)物资
显微镜、放大镜、电炉、恒温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微量移液器、解剖针、烧杯、培养皿、凹面载玻片、纱布、吸水纸、大头针、琼脂、3%甲基纤维素溶液、碘溶液、葡萄糖、氯化钠、1%品红溶液、0.1%中性红溶液。
3. 采集与栽培
1. 收集
选择多个地点采集。对于富含有机物的废水,可现场采集250-500毫升水样,用放大镜检查。在显微镜下,凡是乳白色、大型、一端略圆、另一端略尖的圆柱形动物即为草履虫。如多次检查均未发现草履虫,则可丢弃水样,从其他地点采集。取回水样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后,凡含有草履虫的水样,应放在距离水样瓶10-20厘米处,用灯照射,照射24小时,使草履虫聚集在水的上层。
2. 培养基的制备
编写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用。
(1)稻草培养基:干稻草10g,剪成3cm长,放入烧杯中,加水1000ml,煮沸10~15min,放冷,补充丢失的水分。在1000ml水处画一条刻度线,方便以后补充丢失的水分。
(2)玉米雄穗培养基:将15g干玉米雄穗剪成3cm长,加1000ml水,煮沸10~15分钟。
(3)荷叶培养基:干荷叶50g,撕碎,加水1000mL,煮沸15~20min。
(4)麦粒培养基:每100粒麦粒加1000mL水,煮沸10~15分钟。
(5)罗勒与稻草混合培养基:罗勒叶25g加水500ml,煮沸5分钟,补充丢失的水分后,加入500ml稻草培养基。
(6)干酵母培养基:将0.59%市售干酵母加入1000 mL水中,摇匀,备用。
(7)脏器培养基:动物内脏5克,剪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浸泡1天,滤去内脏及残渣,留纯培养基。
(8)蛋黄培养基:煮熟蛋黄2g,加水1000ml,搅拌均匀。
(9)草席培养基:取旧草席10g,剪成3cm长,加水1000mL,再加入葡萄糖50g。
上述方法中,方法1至8,无论培养基是否煮沸,均需放入恒温箱中,在25-300℃下培养1-2天。目的是促使培养基中细菌生长,以便接种草履虫后,草履虫能以此为食。方法9不需煮沸培养基,也不需接种草履虫,直接将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只要有草履虫孢囊附着在吸管上,当孢囊处于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便会破孢而出,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在5-7天内大量繁殖。
3.栽培 下面介绍三种栽培方法。
(1)将采集的水样光照一昼夜后,用微量吸管从水面下1厘米处,即瓶壁上已形成一圈“白线”的地方取一滴液体,滴在载玻片上,经镜检确认水滴中只含草履虫,无其他微生物时,用新的干净滴管吸取培养液,将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吹入培养瓶中,再置于25-300℃环境中培养5-7天,草履虫便会大量繁殖。
(2)若水样中含有少量其它微生物,可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牛肉汁,再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水样,两滴之间距离约2厘米。用解剖针从肉汁的一端画一条线至含有草履虫的水滴。待两滴连通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草履虫对牛肉汁十分敏感,草履虫游向牛肉汁滴的速度也很快。然后迅速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当确认牛肉汁滴中有其它微生物时,迅速用吸水纸剪断连接线,用纱布擦干另一侧的水滴,用干净的滴管将含有草履虫的牛肉汁吹入培养瓶中。重复此操作数次,然后将培养瓶置于25-300℃下继续培养。 经过5-7天,草履虫就会大量繁殖。
(3)若水样中混入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过多,不易消除,则需采用逐步扩大法。一般从水样中取液,滴1~2滴于凹面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微量吸管吸走其它微生物。当坑水中无其它微生物,仅含草履虫时,在坑内放入少量培养基,在25~300℃下培养,每天加入1/3~2/3培养基。若几天后草履虫数量增多,则将其转入观察皿或培养皿中继续扩大培养。若再过几天草履虫净化培养理想,数量又增多,则需将其转入大容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直至大容器培养基中出现云状群落,显微镜下发现全部草履虫为止。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草履虫的培养可能会失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两点:一是接种的草履虫数量太少,个体质量差,进入新环境后,感觉不适,很快死亡,无法传递基因;二是稻草等材料发霉或残留农药过多,接种的草履虫可能中毒死亡,无法繁殖。因此,一旦发现培养基浑浊、有特殊气味,镜检未发现草履虫,应丢弃。为避免因培养失败而耽误教学工作,应多准备几瓶培养基,选择几种培养方法。
4. 种子保存
下面介绍三种种子保存方法。
(1)草履虫的培养观察实验结束后,即可将培养液收集起来,放在合适的环境中,不时加入1-2滴牛奶(或豆浆)以补充水分的流失。这些水样就是培养新草履虫的材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也可将剩余的培养基分别注入数个试管中,并按1:4的比例加入新的小麦籽粒提取物,用脱脂棉封住试管口,再将试管扎紧,用纱布包好,直立放入容器中,以便长期保存。
(3)也可以用较厚的干净纸片盖住剩余培养基的容器。随着时间推移,培养基会逐渐干涸,只剩下干稻草。实验前,只需在容器中加入冷开水,搅拌均匀,浸泡即可。以此浸泡液为接种材料,放入预先配制的新培养基中,在25-300℃的环境中培养。经过3-5天,就会出现新的草履虫。
2. 观察草履虫的方法和步骤
1. 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取一滴水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在水滴旁边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在培养液远离水滴的边缘放一小段棉纤维,再在棉纤维末端抹上少许盐。然后用解剖针从水滴的一侧迅速抽向培养液滴,使二者连通。此时逐渐溶解的氯化钠顺着棉纤维桥慢慢进入培养液滴。由于氯化钠的刺激,草履虫立即产生强烈的躲避反应,一只只向水滴游去。
2. 草履虫的运动、消化和排泄细胞器的观察
1、第一种方法是将一滴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再加入一滴3%甲基纤维素溶液,用大头针轻轻混匀,盖上载玻片。由于虫体处于相对致密的环境中,其运动受到很大限制,速度明显减慢。在低倍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最慢的,将其移到视野中央,换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虫体呈倒置的凉鞋状,口沟明显,遍布全身的纤毛缓慢摆动,咽部振荡膜快速运动。体内有大量的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如果我们盯着虫体的一端看,会看到放射状的收集管和位于其中间的收缩泡交替扩张和收缩。用此方法观察最好在20分钟内完成,否则虫体会变形、解体。 如果观察未完成,则需要制作新的幻灯片。
制片时,为了能显示出食物泡,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品红溶液和0.1%中性红溶液放入培养基中混匀,静置3~5分钟,再加入3%甲基纤维素溶液。制片后在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一的红色食物泡,随着草履虫体内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
2、第二种方法是将培养液与染液在载玻片上混合均匀,然后在滴的右侧放一根略长于载玻片宽度的毛发,与载玻片长边垂直,再盖上盖玻片,使毛发的上下端刚好露出载玻片外面。取一小块吸水纸,沿有毛发的一侧的盖玻片边缘吸水,直至盖玻片下的水大部分被吸收,没有水分流失为止。此时用左手轻压盖玻片,用右手轻轻拉出毛发,使载玻片与盖玻片通过剩余的极少量水分紧紧贴在一起。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在放毛发的地方有很多草履虫堵塞,并被盖玻片压平。找出其中移动最慢的一只,换用高倍显微镜继续观察。
大核的观察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培养液,加少许碘溶液混匀,盖上载玻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死去的草履虫体内中央有一个很大的肾形结构,这就是草履虫的大细胞核。
(四)草履虫接合现象观察
据研究,每种草履虫都有不同的繁殖群,每个繁殖群的交配类型也不同,只有同一繁殖群内不同的交配类型才能结合繁殖。过去,将含有生长旺盛的草履虫的培养基离心,去掉培养基,用自来水稀释,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结合现象。有时结合率过低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大多分属于不同的繁殖群,不会结合。只有少数草履虫在同一繁殖群内分属于不同的交配类型,所以很少观察到结合现象。为避免上述结合率过低的现象,应将多地采集的草履虫分别纯化培养,并编号,不要混放。当草履虫生长旺盛势头达到顶峰,培养液开始变清澈时,表明草履虫已经饱食,即将转入饥饿状态。 此时可将各培养液逐一离心,再将浓缩后的草履虫按序号成对混合,置于20-250C环境中,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若发现某一群草履虫发生结合,且配对较多,则说明为同一养殖群内两种相对结合型。以后只要将两种相对结合型分开养殖,持续提供充足食物,保持其旺盛生长,随时取样混合,草履虫便会立即或数小时内结合繁殖。